第07版:观点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国外院士“帽子”岂能满天飞

□江武

这几天,“花40万元可买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某某成为世界唯一一位‘90后’院士”“欧洲自然科学院官网成员名录超三分之一疑似中国人”的信息在网上广泛传播,引发了舆论对欧洲自然科学院相关话题的关注。

媒体调查发现,一个名为欧洲自然科学院的官网上,此前被指“超三分之一疑似中国人”的“院士电子百科全书”页面,5月7日至8日一度消失不见;5月9日,该页面再度出现,但少了一些人的名字。

院士是某些国家所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在我国,院士通常是指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科研工作者要获得“两院”院士的头衔,必须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中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广泛的影响力,能够引领学科发展,并为学术界和社会作出重大贡献,难度可谓巨大。

院士评选不易,含金量高,这是我国院士广受尊崇的根本原因。这也使得一些人动起歪心思,利用中外文化、制度和信息差,想方设法谋取国外院士的“帽子”。多名高校青年学者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曾收到推荐申报欧洲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的邮件,邮件声称付40万~100万元服务费,就能增选成功,有的则表示“18万元包过”,“费用方面可在收到院士证书、主席贺信以及官网公示后付款”。由此可见,当前某些外国科学院院士含“水”量不少。

俗话说得好,无利不起早。国内一些学者愿意付出高昂的费用拿一个院士的“帽子”,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有利可图。个人有了这个“帽子”,就有了与单位讨价还价的底气,单位职工有了这个“帽子”,就可显示单位的学术实力,增加单位在课题数量、学术资源分配上的话语权。此类院士泛滥成灾,招摇过市,对国内学术生态危害甚大。

长期以来,在对科研领域弊端的一些批评中,事关人才评价机制的“帽子”问题是一大焦点,抢“帽子”活动也成为科研人员时间浪费的最大损耗点之一。一些国内科研人员明知道国外院士存在水分,是“虚帽子”“假帽子”,还要花费钱财去参选外籍院士,一个主要原因是虚荣心在作祟,一味想“抄近道”,尽快见到效益。这也提醒相关部门,不仅要加快甄别当前那些混迹于学术圈的假院士,还要不断完善人才评价机制,而不仅仅是以“帽”取人,确保人才能够人尽其用,各展所长。如此,各种国外院士头衔的吸引力就会大大减少,国内的学术生态才会更健康。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