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武夷山下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当代闽地诗人、诗心的记录

——读《福建当代诗词选》

□苏少伟

福建历来有诗社之风,历史上也有辑诗的传统。近代以来,重要的诗词集子就有多部,如福州诗人陈世镕先生纂成《福州西湖宛在堂诗龛征录》,闽诗耆宿陈石遗先生辑有《闽诗录》,赵玉林先生主编《百年闽诗》,等等。而今,《福建当代诗词选》承续了这一脉络,汇聚了当代名家的好诗好词,它的出版也将成为这方面的要典。

这部集子得诗家、词人546位,作品3000余首,较好地反映了今人在古典诗词创作方面的全貌。诗词创作本来很有学院派的风格,但这部集子的作者却来源很广,不单是说它全面覆盖了全省各个地域,就是从职业来看,有的作者甚至只是普通的职员。例如,身为水泥公司职员的姚金生先生写了一首《咏笋》:“霪雨香苞小,争春岭壑间。虚心终不悔,志破九重天。”作品小巧精致,却又情怀高远,写出了春笋的意志和品格,是一首可以把玩的小诗。由这个例子可见,《福建当代诗词选》是以诗词的水平来衡量,而不以非文学的标准来取舍,尽可能地扩大了所收录的作者的来源。

古典诗词发展至今,探索出了咏物、咏史、咏怀等多样的题材,每一种题材都能独到地抒发诗人、词人的情感。这在《福建当代诗词选》中也得到了全方位的体现。这部诗词集视野开阔,凡物、史、情皆可入诗入词。薛肇基先生的《寒燕》、施缉亭先生的《鹭江有感》、吴得先先生的《题墨莲》等,从诗题来看,即可见他们的吟咏对象。这些是多样的题材书写,较为完备地呈现了福建诗词的风貌。

唐代文艺理论家司空图曾作《二十四诗品》,列举了诗歌的多种风格。观《福建当代诗词选》,我们也可以看到福建诗词作家的雄阔、冲淡、雅致、悲慨之风。大抵说来,徐石先生的《感怀》诗“司空见惯陆庄荒,桃李何曾恋夕阳?我亦门前嗟老大,琵琶犹听调宫商”,格调悲凉;翁银陶先生的《望海潮·家国情》一词中所言“五千寒暑炎黄,有相承一脉,河洛长江。真草隶行,儒言道语,且观欧美传扬。五岳读辉煌,烙印铭中国,行健他方”,有豪迈之情;蒋平畴先生的《榕南江心村即事》——“江楼又听七弦琴,观水看山万古心。十里好春花下卧,一宵新雨梦中吟。随缘来未分朝夕,叩径从何计浅深。回首远因高致在,清风依旧是知音”,则有放逸之心……所抒发之情感不同,所呈现的风格便也相异。

因着这样“全”的特点,《福建当代诗词选》这部集子便能给人带来“全新”的认识,让我们见出了福建文人墨客在古典文化方面的接受与反馈,以及他们的生活遭际、人生感怀,丰富了当代闽文学文化的范畴。

《福建当代诗词选》也让笔者重新认识了一些作者。他们有的是笔者所认识的师长辈,虽素知他们在古典文学方面的学养、能力,但直面他们的诗词,笔者仍有震撼、更新性的认识。例如,戴冠青教授收录于这部集子中的《青玉案·半生风絮》写道:“诗成总在低眉处,不自觉,芳华去。故学新知相与度。墨痕融烛,砚花当户,瘦影灯前路。/耕文不计朝和暮,驰笔常思暖人句。试问痴情深几许?两肩霜露,半生风絮,一季濛濛雨。”在接受北宋词人贺铸的美学范畴下,戴冠青教授的这首词着重抒发了她苍茫的人生感慨。这样的作品正应了陈石遗先生所说的“学人之言与诗人之言合”。

总的说来,中国古典诗词受到现代诗潮的冲击比较小,它有自己的审美规范、美学要求,但是新的生活质感、情感表达仍不断进入当代诗人的视野之中。《福建当代诗词选》吸收了当代闽籍诗词人的新鲜表达,收而成集,这是很有意义的。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