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理论周刊·求是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推动全民终身学习 建设学习型大国

□沈光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这是党中央在引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节点,向全党、全国发出开展大学习的总动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学习视为兴党强党之要和治国理政之法。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学习大国的新命题,党的二十大进一步强调把我国建设成为学习型大国的战略目标,并把“学习大国”表述为“学习型大国”,突出了“型”的含义,即型塑、铸造与模型之义,凸显了我们党推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学习大国的主动意识与创造精神。

学习型大国,是指把学习作为党和国家的意志与行为,对学习进行组织化、全民化、终身化、制度化、现代化的炼化、提升与塑造。它不是简单地指参与学习人数众多的国家,而是更加注重引领各类学习主体拥有科学先进的学习理念、文化、制度、体制与机制,能够崇尚学习、不断学习、善于学习,拥有不断增强的学习力、创新力与创造力的国家。推动“学习型大国建设”命题的提出,目的是通过学习持久有力地为国家大局服务,把“学习型”的战略布局从社会层面拓展到国家层面,这个局面就是把“学习型”向个人、组织、社会、政党、国家等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全面推进。建设学习型大国至少包含四个层递式推进的主体构件,即形成坚持终身学习的个体、促进团队学习的组织、引领带动学习的政党、崇尚创新学习的国家。

◆“建设学习型大国”命题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历史渊源与时代要求

一是汲取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学习思想。

中国自古以来有关“重学”“劝学”“促学”“用学”的过程中形成的学习观念思想,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璀璨瑰宝之一。我们党秉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学态度,汲取历代先贤关于学习的价值功能论、旨归目的论中“向上向善”的思想,大力弘扬学以增智、学以修身、学以治国的价值观,以及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方法论并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价值指向。我们党提出构建学习型大国,着力促使学习成为人民自觉、民族基因和国家战略,充分体现了对新时代大党、大国建设的清醒认识和睿智卓识。

二是继承与发展中国共产党的优良学习传统。

重视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并将一切学习成果运用到革命、执政和改革、发展过程中,这是我们党在百年奋斗中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就是我们党和国家创造性学习实践的历史。尤其在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中,我们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我们党推进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与学习型大国建设的重大成果,充分展示了新时代大党、大国高度的自觉自立和自信自强。

三是回应与推动国际学习革命思潮大发展。

1990年以来持续兴起的国际学习型组织与学习型社会理论,为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大国注入了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借鉴了国际学习革命理论的合理要素,自觉做学习型组织与学习型社会理念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在回应“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个时代之问中,提出建设学习型大国命题,既是主动应对时代之变的战略抉择,也是对学习革命理论具体化、实践化的整体跃升,并创造性赋予学习型组织与学习型社会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内涵与特征。将学习摆在大党、大国不断提高掌握信息化、全球化时代各种现代知识的学习力、创新力的重要位置,明确了学习型大国建设对走稳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作用,充分彰显了新时代大党、大国的守正之能和创新之力。

四是顺应与契合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其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尤其是面对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的时代考验,如何在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中把握发展趋势,如何在未来发展的关键时期探索创新并健全完善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这些都对全党全民的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拥有更强的学习力。在这个关键节点,党中央提出建设学习型大国,就是要着力解决“学习如何持久有力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服务”问题;就是要以学习的集大成者和为世界谋大同的情怀向各国学习优秀文化和先进成果,致力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为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这充分表明了新时代大党、大国的奋进姿态和格局担当。

◆学习型大国重在建设,关键在党

首先,要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一要发挥好动力引擎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在学习型大国建设中承担着倡导者、领导者和推动者的角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动建设学习大国”。我们要认真学习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论述,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成功经验,研究党的二十大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二要加强对学习型政党建设的顶层设计。建立统筹规划、分层实施、协同推进的领导体制,推动党内学习活动理念化、制度化、科学化、组织化,使重视学习、崇尚学习、善于学习成为全党的共同自觉。

其次,要以学习型社会建设为基础推动学习型大国建设。

一要以科学先进的理念引领学习型社会建设。把实现全民族共同理想的“中国梦”作为共同愿景,将个体与组织的发展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结合起来,倡导“终身学习、全民学习”等学习理念,使学习逐渐成为根植全民内心的一种修养、一种基因。二要推进学习型社会图景与框架建设。坚持目标导向、效果导向与问题导向,明确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目标、学习空间、基本制度和保障机制。三要落实好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点任务。围绕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点领域和人群,加强新时代学习型城市建设,推进县域社区学习中心、学历继续教育、非学历继续教育改革创新,探索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统筹协同创新的具体路径,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优势互补的育人体系。

再次,要以科学完善的机制推动学习型大国建设。

一要强化学习的领导制度,明确各级组织“一把手”作为建设学习型组织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强化对各级组织的学习考核评价。强化学习的组织机制,构建适合各级各类组织的团队学习模式,常态化实施分类分层培训教育,建立过程管理机制。二要强化学习的保障制度,出台促进全民终身学习的法律法规,完善党委领导、政府统筹、教育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全民终身学习推进机制,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健全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终身学习服务体系。三要着力培育各类学习型组织,推进学习型城市、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事业单位、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社区等建设,并逐步完善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社会培训、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家庭教育等服务体系。

最后,要以卓越的绩效激励学习型大国建设。

一要紧跟信息化发展步伐。把教育数字化作为推进学习型大国建设的“倍增器”,推动学习技术和载体创新,打造智慧学习环境,适应社会成员多样化个性化学习需求。二要搭建全民终身学习立交桥。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各阶段学习成果的衔接、累积与认定、转换。三要营造学习型大国建设的浓厚氛围。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广泛宣传建设学习型大国的战略意义,推广学习经验与成果,促进全社会形成爱学、乐学、勤学、真学的浓厚氛围。

(作者为福建开放大学社区教育研究院研究员。本文为2023年度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项目“习近平关于新时代推动建设学习型大国重要论述研究”阶段性成果)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