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武夷山下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知味

黄文卿

中国地广,各地不乏各具特色的美食小吃。家乡漳州的小吃,真是掰着指头也说不完。

经典小吃“蚵仔煎”,煎时要火大油多,起锅时酥脆香鲜,迅速蘸上蒜蓉酱或甜辣酱,心急的人往往热气未散尽,美味已服帖地躺在胃里。吃“蚵仔煎”时,也可配一小碟腌萝卜解腻爽口,漳州也称菜头酸。如果觉得煎海蛎会“上火”,也可以选择海蛎面线糊。除了海蛎,猪大肠、油条粒不可或缺,临起加浇一勺葱头油,香出天际。

夏日里,漳州街头最常见的小吃是四果汤。说四果少了,随着不断创新,四果汤中的配料已有十几种,有各种水果、干果、蜜饯、豆类,等等。西瓜红、莲子白、芋头灰、菠萝黄……色泽多彩,炎炎夏日来上那么一碗,祛暑降温。特别是年轻人,对四果汤情有独钟,隔三岔五就去吃一碗,清凉下肚,那一刻,蝉鸣仿佛都弱了下去,风从裂开的云缝吹了下来,躁动的世界得以安抚。吃完坐在小店窗前等雷雨过后再走,甚好。

在漳州,逢年过节都可以打卤面吃,没有禁忌。卤面的历史或可追溯到1300多年前,与古城漳州的历史线相重合。大唐将领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时带来了他们的饮食习惯。当地人接纳了随行的中原子弟带来的面食,并不断推陈出新。卤面的面可以是碱面或米粉,卤的那锅汤是山珍与海味的完美融合,契合漳州这座城市依山傍海、山海交融的气质。

卤面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那一锅汤。汤用大骨熬制,肉丝、笋丝、香菇条、鱿鱼丝、虾干、干贝等一一放入煮开,越久越入味,黄花菜最后再放为宜。有擅长做卤面的长辈教一秘方,说汤中不能放白糖,要放冰糖。放了冰糖,调了蛋液,最后稀释的番薯粉慢慢倒入汤中变稠,起锅时用盐、味精调味。汤要慢慢搅拌,否则会粘锅。煮好后舀上一碗,撒上豆芽、芫荽、胡椒粉、蒜丁。不过家人总说我打的卤面料太多而汤不足。是的,自家做总感觉真材实料要多要足。但所有事情都需要有个度,没有节制的下料反而不得其法。

受欢迎的卤面店里,汤总是调得恰到其味,不增不减,卤料更是主角。卤料用剪刀剪,大肠小肠香肠、壳肉猪皮笋干,所有配料皆可剪,咔咔几下搞定。也许是在南方的缘故,漳州小吃中所有卤料块头都算不得大。像豆花、手抓面、锅边糊的卤料亦如是,不用刀不用砧板,没有什么是一把剪刀搞不定的。漳州豆花可甜可咸,咸的特色还在于搭配了滑顺的粉丝,再加上卤料,想必在全国也算特色了。

食在漳州,这个“食”有山肴野蔌、鱼鲜海味、四季之果、美味小吃。漳州小吃是闽南菜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说有200多种,其中有50余种荣登“福建名小吃”。咸的甜的、热的凉的、酥的绵的、硬的软的,一篇短文无法容纳。

我们不会记得在某个场合吃了什么筵席大菜,却总会怀念那些普通的、家常的味道。实实在在的食物经过时光和思念的浸润变成了乡愁的鼓点弦音,在生命里若隐若现,萦绕不去,成为漳州城特有的文化符号。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