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武夷山下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吃沙县

□林生钟

“吃沙县”!“吃沙县”?

是的,移居浙江多年的好友在电话里不容置疑,当地人下馆子尝沙县小吃,就叫吃沙县!

福建出省的“美食”有两样极出名:沙县小吃、铁观音茶叶。沙县小吃算得上是一张国际性的名片了,食材新鲜,现做现卖,价格实惠,主打品种扁肉和拌面搭配,人称“情侣套餐”,与蒸饺、炖罐组合,谓之“四大天王”。这四样美味是小吃店的标配,也是客人点餐的标准,干、汤、荤、素冒着热气起锅,让人吃得快意。我那朋友不是沙县人,可因小吃来自三明,有家乡味,于是身在异地跑业务,必不忘光顾,吃得满口流香,吃出浓浓的乡愁来。

这让我想起了第一次吃沙县小吃时的情景。那年端午过后,我和刚认识的妻子结伴去三明。班车到沙县后已是下午四点钟,那日的车站广场熙熙攘攘,人们脚步匆匆,而我却站在一角茫然四顾,疲劳和饥渴同时上身。二十世纪末,多数的农村还不富裕,我衣袋里藏着不多的钞票,需要在旅途中掂量着花,尽管是第一次带妻子出远门,也不敢胡乱买吃食。

目光在寻觅间发现了广场边上的小吃摊子,露天灶台,侧旁摆着方桌,但没有顾客落座。摆摊的男子可能是新手,在人流中闷声不响,只顾埋头搅拌着锅里的东西,热气在面前不断蒸腾。我上前,见他做捞面,便小心询价。得知价格不贵,就要了两份,彼时还不懂得这就是沙县小吃拌面。男子抓起一撮湿面下锅,同时把酱油、葱花等调料放进盘子,面条片刻间就拌好了,摆到了我们面前。这种面食和我平素吃的炒面、汤面完全两样,浓浓的酱料把面条裹成了面坨,入口有些黏牙,我着实无法形容其味之异。但食后,口齿留香,如喝了铁观音茶汤后的回甘,都是花生的芳香。止不住,再要一碗,虽然已经没有了饥饿感。

沙县小吃远不只“情侣套餐”与“四大天王”这般简单,数千年来,北方汉民族的面食文化和南方闽越先民的米食文化在此汇集,米面爱恋的结晶生成了独特的地域小吃,烙上了文化的印记野草般疯长,俘获无数舌尖上的味蕾。比如,取南烛木茎叶捣碎渍米做“青饭”,《八闽通志》载“日进一合,可以延年”;在打好的粳米饭团里加入油盐煸炒的鼠曲草,“艾粿”咸香扑鼻,色如宝石碧玉,叫人嘴馋更眼馋……“三月三、生轩辕”,两者节令小吃均为米制品,最早是用来纪念黄帝诞辰。魏晋之后,汉俗兴起郊外春游,水边饮宴。唐末,汉人南迁入闽,承传此俗。传说有闽中先人在匪乱时被绑架入牢,家人为里应外合予以营救,于三月三将信息藏入艾粿,瞒过了看守送进了牢内。自此,三月初三日食艾粿更加风行,演变为今日情人相邀踏青采艾做美食,沙县也不例外。

沙县人酿造的冬酒别于他处,米饭糖化过程用白曲,酒水香醇绵柔,甘甜爽口。若是有朋自远方来,开坛倒酒,一股持久的凝香随即冲天而起,许多人饮后无不拍手叫好。红边茶的汤色清澈橙红,滋味醇厚清爽回甘,带有明显的兰花香。两样美妙的饮料,突破了我对沙县小吃固有的认知。我原以为一地独有的,且只有能够填饱肚子的食物才叫小吃,事实上如朋友斯言,福建出省的铁观音茶叶就是美食,沙县小吃亦是如此。

村里有一户人家的女儿嫁到了沙县,他们在离开村子回沙县前,把面皮擀制成薄饼,还切了黄瓜丝、豆干等,生的和熟的卷起来一并吃,吃法别致,味道鲜美,留下了美名叫“春卷”。做春卷的姑爷和远嫁的姑娘我均未见着,他们的年龄比我父亲还大,夫妻俩把生下不久的儿子留给了娘家。往后,在沙县出生的弟弟来看望亲哥,带来面食类的小吃有扁肉和拌面,扁肉即食即做,馅多、皮薄,下到汤锅里如云朵翻滚。在米类加工的小吃中有米冻粿、灯盏粿等,米浆搅拌慢煮,抹在铁勺里往热油里煎炸,饼子一般金黄酥脆。

四根竹竿一块布,两个煤炉两口锅。在沙县小吃刚起步的时代,浩浩荡荡的沙县人背起鸳鸯锅、拎着木槌走南闯北,让小吃遍地开花。如今,沙县小吃融合了天南地北的长处,不仅走到山那边,还走出了海之外,带动了乡村振兴和许多人发家致富,吃沙县的新叫法也愈发亲切可人。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