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武夷山下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山水间那一抹乡愁

□蔡立敏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来到大山村入口处,我心中竟无端地吟诵出这两句诗。

跟着高书记的脚步,我的思绪在大山村的过去、当下和未来之间穿梭。中国传统村落、国家森林乡村、省级休闲美丽乡村、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一连串金字招牌,熠熠生辉。当年,是一份化不开的浓浓乡愁牵引,这位五十出头的中年汉子,毅然放下红红火火的生意,只身回乡,从治理村容村貌艰难起步,直至现在步入乡村全面振兴的发展快车道。

见到“乡村是没有围墙的艺术馆”这几个白色大字时,我瞬间顿悟:一代代大山人的乡愁,正挥动如椽的艺术之笔,在天地之间,描绘着浓墨重彩的山水画卷。

远处,初夏的大姆山已是翠色醉人!蓝天白云下,浅豆绿、橄榄绿、茶绿、葱绿……各种层次的绿,在大地的调色盘上恣意挥洒,绸缎般尽情铺展,由近及远、自西向东绵延十几座山头,直至天边而意犹未尽。这张被誉为“家门口的呼伦贝尔”的亮丽名片,青绿打底,四季各具情态,招引着一拨又一拨寻访者纷至沓来。近处,梯田层层叠叠,偶尔有不同颜色在绿色的波浪上跳跃,那是埋头劳作的农人直起身子歇息的一瞬吧。三三两两结伴飞翔的白鹭,如同绿涛上翻卷的点点白浪,这一片青绿,瞬间充满了灵动之感。

大姆山脚下的“见山营地”,又是一个寄寓乡愁的载体。在两个大水塘边,几栋两层高的仿古木质小别墅临水而建;在曲曲折折的鹅卵石小径旁,点缀着三三两两的帐篷,如点点白帆;餐饮、烧烤、茶歇、戏水等功能区一应俱全。“咕咕、咕咕……”一阵忽然响起的蛙声,突兀地敲打着我们的耳膜,仿佛一下子回到了童年时代。

特色古民居“时光慢厝”也有故事。几年前,政府与乡贤集资300余万元,对这片30多座清代至民国的古厝进行保护修缮。细细打量这群古厝,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始风貌。修葺与改造过程,就是尊崇自然、顺应自然、展示自然的过程,古厝与青山、绿树、溪流等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在粗犷拙朴、饱经风霜的肌理里,岁月的风风雨雨触手可及,有着现代精致的建筑物所难以抵达的最初的生命张力。碎石小径曲折婉转、大小院落错落有致,在大山的怀抱中重新焕发生机,一幅人与自然相携相生、相融相长的和谐画卷。

建于清嘉庆年间,拥有200多年历史的食菜厝,是大山村又一张名片。食菜厝由13座古厝组成,大小房间77间。布局别具一格,规模宏大,保存完整,是福清少见的寨堡式民居,2014年入列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食菜厝重修工程于2019年启动,历时两年完成。如今,修葺一新的食菜厝成了“建设美丽乡村,留住美丽乡愁”的生动写照。与食菜厝相关的“要想富、换肠肚”故事、“心型池”与“雌雄榕”的传说,无不以艺术的形式,将食菜厝以及大山人世代坚守的家风祖训、家国情怀,融进这一片山水之中。

把“乡贤馆”设在食菜厝,是南岭人独具匠心的艺术之举。古代,杨氏先人立身树德,大山学社名重一时,一门八进士。近代,食菜厝是当年闽中游击队的驻扎地。当代,从众多乡贤的感人事迹中,我们更深切感受到即便走得再远,大山儿女依然记得村口的那棵老榕树,记得村中一幢幢斑驳的石头厝,“乡愁”永远是一根无形的精神血脉,把家乡与游子的心紧紧连在一起。

记住“乡愁”的最佳方式,在于怀想,更在于建设与发展。一代代大山人在乡村全面振兴大道上阔步前行,把一份份沉甸甸的乡愁,镌刻在一片片青山绿水之间。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