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推动科技创新力量、要素配置、人才队伍体系化、建制化、协同化。这对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以及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具有深远意义,对广大科技工作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勉励各领域专家学者从国情出发,心系人民,“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研成果应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强调科学研究的实践性、人民性和时代性,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认真学习其丰富内涵,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自觉扛起“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光荣使命,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以及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
进一步弘扬爱国奋斗的光荣传统。科学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和真理,也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爱国奋斗历来是我国知识分子的光荣传统。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从以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等为代表的“两弹一星”元勋到以黄大年、李保国、南仁东、钟扬等为代表的新时代优秀科技工作者,爱国奋斗精神在科技界薪火相传。广大科技工作者要以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为榜样,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推动祖国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为祖国为人民奋斗终身。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重要论述精神,就要深刻把握其中所蕴含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大力弘扬践行爱国奋斗精神,不断增强坚持科技自主创新、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激励新时代科技工作者始终牢记“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初心,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研国家之所需,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聚焦现实需求,提高成果转化效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提出“完善高校科技创新体制,提高成果转化效能”“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广大科技工作者在重视科学技术研究的同时,还要关注其能否有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科学技术真正成为第一生产力。在应用和开发研究领域,科技工作者要聚焦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关键科技难题,更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出发点,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作贡献。要深入基层,提高从实践中发现问题的能力,更有针对性地推进科技创新。推进科研院所改革,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不断向科学技术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健全完善创新创造的正向激励机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形成历史性交汇。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健全完善创新创造的正向激励机制,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抓重大、抓尖端、抓基本,集中力量办大事。广大科技工作者要不务虚功、不图虚名,恪守学术道德、端正学术风气、坚守社会责任,坚决抵制和纠正学术不端行为。积极推动国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共同努力为科技领军人才打造更好的创新舞台,为优秀青年人才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加强学术期刊作风学风建设,弘扬科学家精神,力戒功利浮躁,有效发挥学术期刊在学术质量、学术规范、学术伦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共同营造鼓励创新创造的氛围。
发挥学术期刊对学术研究的引领作用。论文通常指学术文章,是呈现科学研究成果的主要形式之一;从广义、隐喻来看,论文也可用来指有益于社会的物质与精神的创造性实践活动成果。学术期刊是开展学术研究交流的重要平台,是传播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是促进理论创新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加强学术期刊建设,对于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具有重要作用。科技期刊要聚焦加快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发挥创新引领作用,将吸引优秀科研成果作为主要突破方向,积极带动学术界为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开展研究创新。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出版导向、价值取向,推动数字化转型,加快提升学术期刊内容质量和传播力影响力。要推进学术期刊集群化发展,鼓励符合条件的学术期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做强做大,以优质学术期刊为龙头重组整合资源,建设一批导向正确、品质一流、资源集约、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学术期刊集群。加强科技期刊人才队伍建设,适应新技术、新媒体发展的挑战,培养一批高水平的主编、编委和学术编辑,实现学术组织力、人才凝聚力、创新引领力、品牌影响力明显提升,推动学术期刊加快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要完善学术期刊相关评价体系,在科研课题申报、学术人才遴选中,应引导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更多在我国期刊发表,积极构建起我国自主的学术传播和话语体系。
(作者为福建省医学科学研究院文献情报中心副主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