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观点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产业转型升级

□翁伯琦 李艳春

近日发布的《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3》显示,全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农业生态环境保育与资源节约利用水平持续提高,农田土壤质量提升与乡村污染防控成效显著,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持续增强。但区域绿色发展不平衡性、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撑性、乡村绿色产业的滞后性等影响了现代绿色产业转型升级。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农业绿色发展的应有之义。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是守住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担当,是加快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对保障国家食物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维系当代人福祉和保障子孙后代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过程中,除了做好政策引领工作之外,要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创业能力,打好政策+科技+人才“组合拳”,构建与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相适应的科技兴农与生产经营体系,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农业强国赋能助力。

农业绿色发展是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本质上是实现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融合发展,其持续运作则需要把握5个主要环节,力求从根本上实施全产业链高质量运营,引领并促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

保持产地清洁,选用优良品种。洁净的种植与养殖产地是最基本的条件,只有洁净的产地,才能生产出安全与优质产品。进而需要把握高标准基本农田与高质量养殖场地建设两个重要点,力求保障实施农牧产业清洁生产。与此同时,要注重高产优质多抗品种选育,就种植业而言,尤其要优化抗病虫抗逆境的优良品种选育,力求做到少打药不打药,从根本上防控农药污染,保证产品安全性。要研究并制定绿色产品生产全过程管理标准制定,并严格付诸实施,打好绿色农业生产的厚实基础。

种植养殖结合,实施循环利用。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秸秆量超过7亿吨,养殖业废弃物量达38亿吨之多,合理循环利用,废弃物是重要资源,弃之不用则是污染源。利用秸秆与养殖业废弃物可以生产菌物蛋白,以菌渣生产高质量有机肥与土壤调节剂,替代部分化肥,改良土壤,培育地力,其不仅充分循环利用废弃资源,而且有效保护乡村生态环境。

病虫害绿色防控,严格实施溯源。农业生产过程时常发生病虫害,进而需要科学防控,种植业病虫害防控,以防为主,同时选择低毒农药、生物农药进行防治,并因地制宜配套防虫板+诱虫灯等物理方法,力求严格实施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与溯源制度,以多重措施保障全过程的产品安全。养殖业病害防控,要做到防控结合,以中药材科学替代抗生素,严格安全间隔,跟踪溯源监管。在乡村开展统测统配、统供统施、统防统治等专业化服务,强化农业绿色发展的科技支撑,实行财政资金分配与农业绿色发展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

实施优质加工、保障产品质量。乡村产业转型升级,一头连着旺盛的市场需求,一头连着地方农业发展方向。农产品加工是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做好乡村特色产品加工,有利于农产品提质增效,有利于乡村农民群众增收致富。要因势利导推进要素集聚、企业集中、功能集合,建设一批绿色农业产业园区、产业强镇、产业集群,实现产品的多样化、个性化、品牌化。同时要把握好农产品加工过程环保设施配置,在充分保障加工品质量的同时,注重加工过程副产物的资源化循环利用,防控二次污染产生,让特色农产品开发既增收又环保。

防控农业污染、实施全程监管。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全面振兴是一场深刻革命。重点在于打造绿色低碳农业产业链,着力推进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通过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利用,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完善农业生态保护修复,打造绿色低碳农业产业链,健全乡村环保监管体系。持续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让农业发展“绿意盎然”,不断擦亮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强大动能。

(作者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