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第08版:武夷山下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翠竹悠悠

□周而兴

初秋时节,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从榕城奔赴井冈山这片改写中华民族历史的革命圣地。

井冈山,郁郁苍苍的林海层层叠叠,绵延五百里。这里远离喧嚣热闹,青山绿水,显得自然、清新、淡雅,而又浩荡、灵动、悠远。

八月的井冈山,满山是翠绿挺拔的毛竹清姿。长期生活在东南沿海的我,深深地被这里漫山遍野的翠竹所陶醉,被这一棵棵翠竹所蕴含的伟大革命历史所震撼。

巍峨雄伟的井冈山,峰峦叠嶂,沟壑纵横,翠竹挺拔,高大俊秀,远看是一卷浓墨重彩的山水写意。

井冈山人民热爱翠竹,就像他们热爱杜鹃花一样深邃。

在老区人民的心中,杜鹃花是作为春天和革命胜利的象征。而翠竹则象征着红军百折不屈的坚强斗志、视死如归的英雄气节。

井冈山是革命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老区人民也爱自豪地称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英雄的竹子。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郁郁葱葱的翠竹丛林,曾经掩护过革命战士。记得早年的电影《闪闪的红星》中,军民用竹筒盛水蒸饭,用它贮存盐水,躲避敌人的搜查。还用它搭帐篷,做梭镖,摆布竹钉阵当武器,使多少白匪魂飞魄散、心惊胆战。

参观的第一站,是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是日,天高云淡,秋阳正艳,博物馆周边的翠竹晶莹剔透,绿意婆娑,十分秀丽。观看了陈列着大量文物资料的展室,博物馆还运用声、光、电和实景模型等现代化手法,再现了那段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史,我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在当年异常艰苦的条件下,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率领红军战士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地生存着、战斗着。

山区的秋天,气候多变。当我来到青山环抱、人流如川的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馆时,顷刻下起了蒙蒙细雨,给纪念馆增加了几分肃穆。

烟雨青山,四周翠竹的叶子,流淌着沥沥雨水,犹如在为井冈山上的英烈哭泣。听着讲解员讲述那些悲壮惨烈、催人泪下的英雄故事时,我的心底顿时泛起阵阵肃然敬意。我似乎看到了金戈铁马、指挥若定的勃勃英姿,听到了山头嘹亮的冲锋军号和惊天动地的炮响。

“茨坪红土两丛竹,群根破岩万竿出。断头余身犹举火,一炬燎原九州舒。”井冈山翠竹象征了坚强不屈、勇敢乐观的军民,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

悠悠翠竹,青青绿叶,也象征着军民忠贞不渝的爱情。

优美的红色歌曲《红军阿哥您慢慢走》,是抒怀革命老区妹子送走心上人后的思念之情。讲解员介绍,歌曲的背景蕴含着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老区有位老妈妈,在烽火狼烟中,送别新婚才三天就当了红军的丈夫。从此,丈夫再无音信。苦难中的老妈妈,信守送别丈夫时留下的诺言,对自己的公婆不离不弃。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老妈妈每天对着住房前种的一棵相思的翠竹,望眼欲穿地期盼着当红军的丈夫快些回家……

老妈妈情真意切、催人泪下的事迹感动了人们,最后经过多方查证,她丈夫所在的部队官兵全部牺牲在长征之初一场残酷的战役中。血雨腥风,硝烟滚滚,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苦难弯腰;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扎根地下的竹根。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季节轮回,漫山遍野,向大地显露着无限生机的,依然是那一望无际的翠竹。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巍巍井冈,翠竹依旧。

观山有感,看竹有得。井冈山之旅,更是一次心灵之旅。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