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武夷山下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木兰溪畔

□张梅珍

木兰溪,这条蜿蜒流淌在莆阳大地上的母亲河,宛如碧绿的绸带,轻轻环绕着古城。她源自崇山峻岭之间,汇聚山川之灵秀,承载着自然的恩赐与岁月的沉淀,缓缓向海。

不承想因缘际会,我从海边嫁到木兰溪畔。木兰溪潺潺流过的中游北岸有一片绿洲——后山村,宽阔深邃,水草丰盈,果树林立。起初,我对大家口中的这条母亲河既陌生又好奇,她虽不如大海那般波澜壮阔,却恰似一首轻柔的小夜曲,与大海的交响乐相映成趣。

听公公讲起,他小时候的木兰溪,河道狭窄、清澈见底,村里的青壮小伙大多当起了船工,行人和货物通过络绎不绝的小船驶向仙游和兴化城。夏天,他和村里的发小们成天泡在溪里游泳。随着一次次洪涝来临,家里的土屋深深埋藏在溪里。20世纪90年代起,通过疏浚筑堤等一系列综合治理,原来的“水患之河”成了“安全之河”,家里的房子也重建在高坝边上。如今,村里人大多沿溪而居,这里成为繁衍生息的理想之地。

我时常与先生漫步在溪边栈道,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溪面上,波光粼粼,像是撒了一层碎金,美得让人心醉。我们手牵手,踏着斑驳的光影,时常回想起当初在木兰溪畔举行的婚礼,木兰溪见证着我们的爱情,也默默祝福着我们的未来。从那刻起,我的生活就与这条溪流紧密相连。

岁月如织,故事悠长。直到有一天,公公在家族群里晒出种满梨树的溪边栈道,虽然只是些弱不禁风的小苗,却让我想起那段尘封已久的家族艰难创业史。

刚嫁过来时,我对村里各家各户门匾上镌刻的“玉湖流芳”四字感到好奇。深究历史,才懂得村里大都是南宋抗元名将玉湖陈氏陈文龙的后代,第十九代尔柏花山公时搬迁至此。听公公说,为了生计,当年花山公到后山桥头许家做长工,因厚道、勤快,得到富家看重,遂将女儿许配给他为妻。他们在蔗墉边安居,广植龙眼树、枇杷树。从此,家境渐佳,子孙繁盛。由于地少人多,除农耕种果外,后代们传承“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的家风家训,以百业谋生。

流淌着千年智慧的木兰溪,见证了家族的兴衰更迭,也承载了父辈们无尽的汗水与梦想。近年来,公公变得忙碌起来,他和族里的长辈们操持起宗族事务,重建宫庙、主持祭祀庆典、奖学助学、扶贫助困,族里的大小事情他们都乐此不疲,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而梨树,正是他们选择作为家族兴旺的象征,将一颗颗希望的种子深埋在木兰溪畔,期待着有朝一日破土而出,享受阳光雨露。

只要回到村里,我都会去溪边瞧一瞧。它们悄然生长、逐渐茁壮、枝繁叶茂,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坚韧与不屈。终于在去年的阳春三月,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温柔地拂过木兰溪畔时,那些沉睡已久的梨花仿佛听到了春的召唤,竞相绽放。我的儿子,也在这充满希望的时刻出生,仿佛是一种冥冥之中的传承,是辛勤付出后收获的“梨子”。如今,看着儿子在梨树边踉踉跄跄地奔跑,我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那是温柔的依恋、甜蜜的陪伴,也是对生命延续的感慨,更是对未来无限的期许。

又是一年梨花盛开时,木兰溪水潺潺依旧。记得那天,晚霞红云弥漫在水面上,我们一家三口漫步在梨花丛中,看着那洁白如雪的花瓣随风轻舞,儿子张开小手想努力抓住眼前的花瓣,但总是落空。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失落,但很快又被新一轮的希望所取代,他调整呼吸,再次尝试,脚步更加轻盈,动作更加谨慎。先生说,如今我们回乡的次数变得屈指可数,儿子将来也许会走向更远的地方,故乡将渐行渐远。儿子神情专注地望着远方,似懂非懂。

我想,待儿子再长大些,我会告诉他这片富饶绿洲的奋斗史,让这份传承的力量,如同木兰溪水一般,绵延不绝,流淌至远方。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