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武夷山下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中轴线”看福州

□危砖黄

上图:福州古厝 本报记者 林熙 摄
下图:福州古城建拓示意图 图片来源:《中国国家人文地理·福州》(中国地图出版社)

“城里三山古越都,楼台相望跨蓬壶。”福州古称“三山”,以城中有屏山、乌山、于山而名。三山所在的区域和范围,历来是福州的核心区,这个区域不仅是城市政治、经济、社会的核心,也是城市历史文化信息最集中、最深厚、最丰富的区域。在三山区域的中心线及其延伸段,即今鼓屏路、八一七路及其延伸线两旁,可以看到一连串的历史文化街区,以它们为代表性节点,再串联起屏山、西湖、华林寺、鼓楼遗址、安泰河、鳌峰坊、文庙、乌山、于山……形成一条有迹可循的文脉中轴线。

这条福州文脉中轴线,蕴藏着福州城市发展的趋势线,它既是一条空间线,也是一条时间线。

福州有着2200多年的建城史,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福州第一次建都城是汉代闽越王无诸建造冶城,无诸把城址选在了屏山南麓的冶山一带。屏山像一道天然屏障,对御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冶城面积不大,是一座实实在在的土城,当时只有王族、官吏以及守城的士兵才可以住在城内,一般的百姓住在城外。晋武帝太康三年(282年),太守严高在福州拓建子城,子城面积大了许多,这是为了适应当时人口剧增的需要。严高还利用已有的河湖沼泽开凿了东、西两湖,用于水利灌溉,而今西湖已成为福州市民非常喜爱的休闲胜地。子城地下水网系统初步形成。这便是早期福州的城市格局,这一格局维持了600多年。

唐天复元年(901年),闽王王审知扩建罗城,面积比子城扩大了7倍。为了适应福州多雨多台风的气候,罗城采用的是全砖结构的钱纹砖城墙,这在当时的全国也是极为罕见的。罗城内除官吏居住外,还让百姓按规定地段修建住宅,分段围以高墙,称之为坊,这便是“三坊七巷”最早的雏形。唐罗城建立之后七年,后梁时期,王审知又向南北加筑了城池,是为夹城,形如半月,因此梁夹城又称为“南北月城”。是时,全城略呈圆形。梁夹城首次将屏山、乌山、于山包揽进来,形成了福州“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城市格局,福州因而别称“三山”。北宋开宝七年(974年),福州刺史钱昱又增筑东南夹城,称外城,晋安河成为护城河。但是宋外城起初仅存在四年。北宋熙宁年间,郡守程师孟又加以修复,并致力于修通内河,形成了福州“城绕青山市绕河”的独特美景。此时的福州,内河水系发达,航运便利,诗人赞曰:“百货随潮船入市,万家沽酒户垂帘。”

明洪武四年(1371年),由驸马都尉王恭(原名王克恭)主持,重建福州城垣,称为“府城”。此次建城以坚石砌就,是以往的土城、砖城所不能比的。至今在于山南麓还留有一段明城墙遗迹。随着历史的前进,福州的城市空间也得到延展,郊区逐渐变成闹市区。明清以后,福州南门以南的茶亭、中亭街、上下杭和闽江两岸、烟台山,也渐渐成为繁华的经济区和生活区。

在山水相依的城市格局中,一条沿今鼓屏路、八一七路,穿过闽江、直抵南台岛的历史文化脉络逐渐形成,这就是福州文脉中轴线。它从北至南,串联着冶山、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烟台山等重要的历史风貌区,显示着时间与空间交互影响的城市发展奥秘。

冶山(今冶山春秋园),位于屏山东南麓,曾被考古挖掘发现汉代原生堆积的较大规模的文化层,出土了大量汉代的遗物,成为冶城在福州的最直接佐证。冶山地面上现存有许多宋元以来的摩崖石刻,还有唐代的马球场遗迹等。冶山附近的明清贡院遗址,则显示着福州古代科举的发达和文化教育的兴盛。

朱紫坊,位于津泰路南侧的安泰河沿,安泰河为唐罗城护城河之一。朱紫坊的范围北至津泰路,南抵圣庙路,西临八一七路,东至法海路。因宋代通奉大夫朱敏功居此,朱氏兄弟四人皆登仕版,朱紫盈门,故名。2006年6月,这片历史文化街区被整体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孔庙、萨镇冰故居、芙蓉园更是被单独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福州历史上,朱紫坊街区是文化教育机构集中的地方,这里有孔庙(或称文庙)、清代全省教育行政机构——提督福建学使署,还有府学、试院,是科举及人才荟萃之地。到了近代,不少海军名人曾经住在这里,有北洋水师“济远舰”管带方伯谦、民国海军总长萨镇冰、“中山舰”舰长萨师俊、民国海军第一基地少将司令方莹等。

朱紫坊也是福州内河河坊文化的杰出代表,保留着福州市井繁华的历史记忆,这里水路便利,商贸发达。曾巩的《夜过利涉门》描写了安泰河、朱紫坊一带的市井风情:“红纱笼烛过斜桥,复观翚飞入斗杓。人在画船犹未睡,满堤明月一溪潮。”

上下杭,俗称“双杭”,这片以商贸繁荣而声名远播的历史文化街区,以上杭路和下杭路为主干,三捷河(又称星安河)和潭尾街、隆平路、延平路等交错其间。北宋时,闽江水在大庙山南边冲积出两道沙痕,涨潮时人们走上痕,退潮时人们走下痕。随着沙痕逐渐变成陆地,河畔、汊边形成新的码头,可停靠更多船只,水路航运更加方便起来,渐渐地,人们口中的“上痕”“下痕”就成了“上航”“下航”。因为谐音,“航”衍化成了“杭”。船来船往,货物交汇,商人、杂役和居民增多,繁华的街市逐渐形成。

大约在元明之际,这里逐渐成为商贸中心,行商巨贾聚居于此。“五口通商”之后,上下杭崛起并进入兴盛时期,成为各类货物的集散地。上下杭及其周边曾有20座会馆,是各地商人歇脚、聚会、商谈之地。

烟台山,旧时烟台山与上下杭合称“南台”,是福州古城中轴线的南端。烟台山之名,缘于山顶曾设防倭烟墩报警台。烟台山扼闽江要冲,地势险要,历来是闽省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窗口。

以上只是福州文脉中轴线代表性节点的一个略述,福州文脉中轴线的文化节点和载体绝不是只有这些,还有屏山、镇海楼、华林寺和西湖,乌山、于山、茶亭和闽江之心核心区等等。它们不仅共同承载着这条文脉中轴线上的深厚人文底蕴,而且有着鲜明的特质。

如冶山最突出的特质,在于它是福州建城之始。通常所说的福州有2200多年建城史即缘于此,它对于福州城市之发展和文脉之形成,有着奠基石的意义。三坊七巷最突出的特质,是它蕴含的士绅文化。居住或活动于此的许多官宦、士大夫和社会精英,普遍怀着深厚的家国情怀,有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有林觉民的“为天下人谋永福”,这亦是福州城市精神的体现。因城市变迁、历史积淀和海洋文明、时代风云相际会,造就了上下杭显著的商贸特质,蕴含着丰富的闽商文化和闽商精神。

福州文脉中轴线具有它内在的稳定性、统一性、和平性、包容性和传承性(连续性),同时兼具求变性(或者说创新性)。它融合山与海、中原与地方、本土文明与外来文明,不断显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从福州文脉中轴线,不仅可以清楚地认识这座城市的根与魂,而且可以从中领悟它在新时代的意义。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