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武夷山下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虫鸣醒耳

□冰 涛

山村之夜,晚饭后照例在灯下读书。忽然自己停顿下来,一时之间总感到今夜与以往有所不同。不同在哪里呢?一轮明月依然在高山之巅缓缓升起,山谷里的风儿还是那样轻轻地拂动着窗外的树枝。这些与平时并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呀?

“唧唧——唧唧唧唧”,虫鸣,是一只蟋蟀的鸣叫!我立即放下手中的书本,轻轻地站了起来。在屋子中央静静地站了好一会儿,终于听清楚了,这是一只蟋蟀在我的床下发出的明快叫声。《诗经》里说:“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不知道每年秋深时节天天在我床下彻夜鸣叫的,是不是就是《诗经》里所说的那只蟋蟀。

“空庭疏雨后,四壁乱蛩鸣。”山居的日子里,每年与我距离最近的鸣叫声莫过于虫鸣了。在寂静的山村秋夜,叫得最欢快最忘我的也莫过于虫鸣。俗话说,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个人以为,在这四种声音里,鸟声婉转,蝉鸣浮躁,雪声幽寂,唯独清越的虫鸣声,最能让我产生美的快感。一年之中,时常被失眠困扰的我,入睡最快的就是蟋蟀在床下鸣叫的季节。在蟋蟀“唧唧”的鸣叫声中,我很快就睡着了,而且睡得特别香甜,几乎没有辗转反侧失眠过。有虫鸣的地方,就是清凉安宁之处,所以我的内心才会这么松弛,这么安妥。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过去,只要一听到秋虫的鸣叫声,一股伤秋的悲情就会在心里弥漫,脑海里还会不由自主地回荡起奥地利诗人里尔克那首著名的《秋日》:“谁此时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就醒来,就读书,写长长的信。/在林荫路上不停地,/徘徊,落叶纷飞。”里尔克的这首诗,我猜想一定是写在一个落叶纷飞的秋夜,一个秋虫鸣叫的日子。里尔克的诗不仅说出了古今中外许多人想说而说不出来的孤独和寂寞,还抒发了许多人心中隐约的伤感与惊异。这许许多多的人当中,不仅有普普通通的百姓,也有才华横溢的诗人。《诗正义》一书中说:“络纬鸣,懒妇惊。”络纬就是我们现在常见的纺织娘,古时又称莎鸡或纺花娘等。每年一到纺织娘叫起来的时候,懒惰的妇人就会感到非常吃惊,因为秋天到了,她竟然还没有为家人准备好过冬的棉衣。李白也伴着唧唧虫鸣,写下《长相思》:“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后来,读了很多的书,也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我渐渐开始理解秋虫鸣叫声中所含有的丰富内涵,心绪也慢慢变得坦然起来。古人说得没错,虫鸣醒耳。人在秋天,特别明白自己需要什么,其实这些日夜鸣叫的秋虫又何尝不明白这一点呢?万物相生相依,生命之间并没有什么高低之分。虫鸣既充满了质朴和天趣,也携带着催促和警醒。在我听来,这些秋虫不仅是在为来日无多的时光而鸣叫,更是一种生命对另一种生命的善意提醒。此后,聆听秋虫的鸣叫,不仅成为我的一种生命需要,更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情趣和诗意享受了。如今,每年的秋季,我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一个人坐在阳台上,面对高耸的群山,静静地聆听窗外隐隐传来的忽高忽低的虫鸣声。直到月已西斜,夜色阑珊,才恋恋不舍地起身走进卧室。

在人生步入秋季的日子里,能有虫鸣声相伴真好。每每听到这来自大自然辽远苍茫而极富禅意的鸣叫声,我的心境便渐渐会由污浊转为清明,由复杂转为简洁,由世俗转为达观,不知不觉间整个人就会变得明亮通透起来。声声不息的虫鸣声,既让我清醒地意识到人生苦短,在有限的生命里要过好每一个日子;又让我在四季轮回中,深深地感念着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