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31
第07版:观点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规范算法不能只靠反向驯化

□满风

最近,“年轻人开始反向驯化‘大数据杀熟’”的话题引发热议。有媒体关注到,一些年轻人尝试发表“哭穷”评论等手段反向驯化算法,如频繁表达“太贵了,买不起”“我不打算买了”等,建立“人设”,从而影响算法推送。


年轻人反向驯化算法的尝试,可以说是对平台在算法推荐中占据支配地位的一种反抗。这种反抗无疑是积极的,体现了消费者不愿再被算法拿捏,而要让其回归到服务于人的工具性价值。但这种反抗也是无奈的,并且很可能是无效的。当前,大多数平台没有公开推荐算法的运行逻辑。面对“黑箱”,消费者难以做到精准反击。另外,面对占据技术主导优势的平台,消费者各自为战的对抗,也有如蚍蜉撼树。

事实上,根治“大数据杀熟”,还要从法律层面入手,切实保障相关法规赋予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利。这就需要网络、市场、价格等监管部门对这类现象给予更大关注,通过扎实的市场调研、执法调查和更大的查处力度,规范算法推荐服务。另外,还需要平台担起责任,加强自律,进一步推动算法透明化,让商家、消费者等多方参与到规则制定工作中。如此,方有望真正建立公平互信的数字商业环境。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