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北京从事金融行业的左女士有点烦心。母亲在老家生病住院,她向单位申请父母护理假,却被告知与政策要求不符,只能批事假。
父母护理假是带薪假,既让父母在遭遇意外情况时能得到子女必要的照顾,也能降低子女的陪护成本与压力,体现了老年人权益保护以及劳动保护理念的进步。但这对劳动者意味着权利,对用人单位则意味着责任——在劳动者休假期间,用人单位要正常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还要承担休假劳动者的劳动岗位分担成本、替代成本等。因此,一些用人单位态度不积极,甚至或明或暗阻碍劳动者休假,让制度落地效果打了折扣。
让父母护理假更好地落实,需要全社会共同承担责任。各地应在明确卫生健康、人力社保、老龄委等部门责任的基础上,强化责任衔接和协调,统一目标和措施,把多方力量凝聚为合力。比如,可考虑针对用人单位落实制度的情况给予分层税收减免优惠、补贴,或协助解决劳动者休假后的劳动力短缺问题,对用人单位进行激励引导,缓解用人单位的假期制度落实压力。同时,进一步推广长护险制度,扩大覆盖范围,为劳动者降低休假成本探索更多可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