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梅花古镇探梅,是一次说走就走的“闪游”。那天一早,当地文友老林在电话里告诉我:“这些天,将军山上的那一片片梅林陆陆续续着花,正是探梅的好时机,你来不来?”
我一听,顿时心血来潮:“来!来!就今天。”
记得古人说过,梅花乃世间雅物,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赏梅、品梅,首推“探”字。于是,我立即动身,直奔梅花镇去了。
其实,梅花镇距福州仅60公里,曾是历史上著名的古镇、军事要塞和省会门户,素有“闽江南喉”之称;这里,也是海上丝绸之路一个重要的始发港。据记载,早在唐武德年间,这里就广植梅花,山因梅而秀,梅因山而幽,加之品种繁多,名品荟萃,梅花镇因而得名,并标“梅城弄笛”为长乐十二景之一。而将军山之名,则源自纪念数百年前以智勇击溃倭寇的林位将军。一座以梅花为傲的古镇,尽管时光流转数百年,多少铅华渐洗,梅花却以一年年平添的深蕴的内涵殷勤报春,让古镇面临的那一片大海,也因梅香的浸染,增添了许多妖娆的风姿。
不到半小时,车到将军山停下。老林带我沿着山路走上公园。道路两侧,树木已泛出绿意。从公园俯瞰下去,一边是晴光迷漫的梅林,一边是浪花点缀的海景。走一阵就看到,果然蜡梅已经开放,一丛丛,一簇簇,鹅黄粉白,玲珑剔透,幽然馥郁。细看,有些枝丫正冒着点点梅星、梅眼,晶莹如玉,闪闪烁烁,在碧天下轻颤,使人感觉有丝丝的微风拂面,凉中透香,清新鲜嫩,呼吸也特别顺畅起来。四周,还有一些梅树,已然横陈的簇簇梅花,绽放得矜持又艳丽;那花色,一抹抹,一层层,似轻云,似烟霞,含笑浅颦,欲飞又止。退而观望,发现脚下丰茂的植被,一片浅绿复嫩绿,加之花色烘托,俨然一幅灿烂的年画。
转入一条石板道,从这里走到后山半山腰,修剪的高矮、形状都不一样的一片片梅林,暗绿的密叶托出或红或白的梅花,赫赫地在高天下明亮如火,燃得山峰艳丽夺目,洒脱飘逸,好看极了。令人惊异的是,梅林中居然出现一股比我还早来的人流,款步从容,笑声纷飞。人流穿梭中带动了一股股浓郁的梅香,扑面而来,直达心尖。
不一会儿,登上梅林上边的一片平缓的山地,站在上面往下看,只见日光洒在偌大的片片梅林上,若飘浮翻动的云霞,光晶耀眼,璀璨缤纷。随之,放眼望去,但见大海壮阔雄浑,如无垠的织锦漫漫拂动,银光闪闪,色泽奇丽。看着看着,有关梅花镇的前世今生,也随着我和老林的一问一答,像缥缈光影下的波纹一样晃动起来……
老林说,梅花古镇已有六百多年历史。岁月的苍苔,斑驳近似铁色,依然劲健,在风雨中守护着过往的时光。
此时,从高处远眺,我发现:极富人文积淀的梅花古镇,背倚青山,面临沧海,岛礁环列,异彩纷呈,蓝汪汪的大海则是古镇自然景观的基调。再看左侧,正是闽江入海口,江水与海水交汇,经过千万年沉积,形成一片巨大的滩涂湿地,平坦广阔,缥缈旷远。时而,还能看到海鸥翩然展翅,追逐船帆,声声欢叫,隐约入耳。
流连许久,下山时,头顶带着暖意的阳光肆意从空中洒下,一路纵横而出的梅枝,更是泛出道道棱镜虹霓般的色彩,晶莹剔透,夺人心魄。回到镇上,还觉得一股股清香,在鼻腔和衣袖之间缭绕着,久久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