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宁德市医院肿瘤多学科诊疗(MDT)团队迎来开年第一次联合会诊。来自甲状腺乳腺外科、肿瘤放射治疗科、肿瘤内科、超声医学科、核医学科等科室的专家齐聚一堂,对一位乳腺癌患者的手术范式、术后病理升级、临床分期治疗计划等议题开展详尽缜密的分析讨论。
这样的场景已不鲜见。2024年,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常驻专家的牵头下,宁德市医院已形成8个主要肿瘤病种首诊MDT常态化。全年,8个团队累计进行了110余场正式讨论,为360余位肿瘤急难危重症患者提供诊疗服务。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包括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2023年8月25日,宁德市政府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签订合作办医协议,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为输出医院,依托宁德市医院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这正是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
通过合作办医模式推进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能够为先进诊疗设备、优秀医疗人才、高效管理模式等优质医疗资源向医疗资源相对薄弱地区流动搭建更畅通的渠道,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同时可将两地医疗资源进行整合,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形成分级诊疗体系,提高医疗资源的整体利用率。对大医院来说,这也是拓展服务范围与市场、促进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履行社会责任的有效方式。
一年多来,上海宁德合作办医成果丰硕。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派出10个临床专业学科共11名专家常驻宁德,填补闽东临床技术空白36项;宁德市医院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创建肿瘤内科、泌尿生殖2个临床专科,介入血管外科成为全市首个获批创建的国家重点临床专科。此外,上海交大医学院在职博士培养基地落户宁德,宁德市医院自主人才培养得到重要保证。这一项目的实施,有效减轻了宁德地区大病患者跨区域就医之苦,使群众就近就能获得专业化、规范化、个性化的诊疗服务。
这一实践,能够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高质量建设提供怎样的经验?
一方面,输出医院应率先进行技术平移,以发展重点临床专科为抓手,带动诊疗水平、学科建设、科研创新等维度的全面提升;其次,应通过鼓励医务人员实地进修、设立“名医师带徒”工作室、远程会诊、在职博士培养等方式,致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再次,应实行同质化管理,将先进的运营管理体系与医疗服务模式应用至依托医院,以此加快提升依托医院发展水平。
另一方面,依托医院要积极主动作为,建立完善相应机制,在重点专科建设、新技术新项目开展、医护人员跟岗培训、科研成果合作转化等方面力争新突破;同时凭借推进医院内部绩效考核改革、智慧医院建设等举措,不断推进精细化管理,持续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地方政府亦要强化政策、资金、规划支持,并做好柔性引才、后勤保障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