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
第16版:全国两会特别策划·省级党媒联动报道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四川 前瞻布局 蜀道智行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守帅

四川是什么?四川是我国发展的战略腹地,在国家发展大局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随着四川制造业向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越来越多“高精专”企业脱颖而出。四川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建设带动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的征程上,步履坚定,脚步铿锵。2024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4697亿元,同比增长5.7%,增速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2025年四川确立了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以上的预期目标,持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新质生产力主要由技术革命性突破催生而成。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在四川普什宁江机床有限公司,直径只有0.14毫米、用显微镜才能看清形状的探针让人感知科技的神奇,这支神奇的探针正是由该公司研发的设备所生产的。这家拥有近60年历史的企业,研发出国内首台针对高精度半导体探针类零件的机床,同时其800毫米精密卧式加工中心可靠性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在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身高165厘米、重约50公斤的人形机器人稳步走来,让人触摸到人工智能的无限未来。这款人工机器人名为“天行者一号”,将“入职”多家柔性产品制造企业。这家研制出四川首台商业化人形机器人的公司,2024年才注册成立,是四川省人工智能研究院新鲜孵化的企业。

从不到1岁到近60岁,从高端机床到人形机器人,无不闪耀着新质生产力的光芒。而由“大”向“强”跨越,关键靠创新与前瞻布局。

发展新质生产力,四川靠的是什么?四川拥有西部唯一国家实验室、10个大科学装置、139所普通高校、205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369家科研院所和超过1.8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资源十分富集。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科研条件,四川统筹20亿元,以“揭榜挂帅”方式实施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先进装备、生物制造、清洁能源、先进材料等重大科技专项,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标志性创新产品。

只有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才能真正做强新质生产力的源头。四川聚焦原创性、颠覆性、前沿性、迭代性产业技术创新,前瞻布局包括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绿色氢能、核医药等在内的25个产业新赛道,布局建设20家行业领域省级中试研发平台,加快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大市场”。

2024年,六大优势产业、高技术制造业、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9%、8.4%、10.2%,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无人机、核技术应用等新兴产业增长20%以上。“四川造”标志性成果持续涌现,研制出首款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发射入轨全球首颗AI大模型科学卫星,全球最大26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下线,获批国家Ⅰ类新药4个。

2024年,外贸重回万亿元规模,高科技属性新产品加速出海。机电产品出口增长7.6%,占出口总值的比重达到74.9%,其中集成电路、平板电脑、电动汽车、高端装备、投影仪等出口分别增长14.7%、19.2%、40.5%、3%、44.2%,

发力“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四川瞄准实体经济主攻方向,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突出抓好人工智能、高端能源装备、航空航天、新型显示、新能源、医药健康等“15+N”重点产业链,加快发展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和3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抢先布局原子级制造产业,发展6G、量子科技、具身智能、脑科学和脑机接口、可控核聚变等产业,打造区域产业发展重要引擎。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