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武夷山下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牛饮者”说茶

□方 户

十七八岁开始喝茶,“双抢”时节,烈日炎炎,人在田埂,喝的是大碗茶。记得1986年前后,去采访一个省劳模,她用粗瓷饭碗端出粗茶,细一瞅,淡黄的茶水上面还浮着几朵油星哩。临别,洒家像鲁智深一样一饮而尽,属于牛饮一类。

后来,混迹于“鸿儒”、酸人之间,似乎也学会了品茶。但是,一斤三百元的茶与一斤三千元的茶,在我这无大区别。我的经验是,三百元的茶泡得淡一些,少了苦涩,与三千元不差上下;三千元的茶泡得浓一些,香味醇厚,看上去也算高雅,不会沦落为引车卖浆者流。

数十年间,遭遇不少喝茶达人,知了许多茶界雅趣,玩味起来,也是趣味盎然。

一次,在北京,巧遇德化的“瓷器大师”。他祖祖辈辈爱喝茶,属于茶仙一类。他说,他在地窖找到一坛蜡封的茶,打开,里面有文字记载,是他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留下的,是乾隆年间的茶,距今两百余年。那晚,他着唐装,请来了全国茶叶协会八十多岁的“品茶大师”,把我们带到了老舍茶馆,让泡茶小姐沐浴更衣,点一炷香,用妙玉埋于梅下的五年雪水,小心翼翼一层又一层地剥开他家祖传的乾隆名茶,泡给我等品尝。他渲染一通这茶是无价的之类,无非说明茶很贵。我打着刘姥姥的腔调道:“我不喝,我不懂茶道,喝了是浪费。”他说我矫情:“来都来了,怎能不喝?”于是,赶紧去洗洗手,诚惶诚恐地捧起仙茶,假装隆重地在鼻子下嗅了一番,让鼻子发出将要流涕时的声响,以示对乾隆名茶的敬畏。接着,自然是妙玉一样,让茶通过舌头送进喉咙,经过肠子到了胃里。

这茶味道古怪。茶馆肃静,大家都在细细品味。过了大几十秒,茶客们开始说话了,甲说“好”,乙说“好,真是好”,我也跟着说“嗯,好,很好……”唯有“品茶大师”皱着眉,不言语。

我心想,这味道怪啊,难以下咽,像什么呢?对了,像淘米水的味道。

“瓷器大师”毕恭毕敬地请教“品茶大师”:“大师,您看……这茶可好?”

“品茶大师”脸露孩子一样的憨笑,年纪虽大却不颟顸,他以调侃的语气也称呼对方为“大师”:“大师啊,恕老汉直言,茶叶可不是古董,越老越好。茶叶放几年是好的,放了两百年,已经炭化了,吃了无益啊!”

“陶瓷大师”神色尴尬,但依然顽强地保持着笑容:“啊,这样啊,有理有理……”

洒家十分圆滑地说:“虽说无益,但也无害哈。听说,老茶是药,可以清洗肠胃……”大家或是都有喝了米泔水的感受,不知说什么好。我采用了鲁迅的高招,支开了话题:“喔哈,这个这个,今天天气,哈哈哈……”

我离不了茶。一上班,第一要务是泡茶,如果无茶,人很烦躁,精神无法集中。尽管这样,喝了几十年茶,向无讲究,用的是太空杯,喝的是三百元的茶(好茶和泡茶工具,都是有客人来时才端出来)。知我者,说我喝好茶是浪费;不知我者,说我喝茶很高贵。朋友间打趣,我有一“名言”:所有茶叶都是树叶,所有名酒都是酒水……今天呢,我要补充句:所有的日子都是生活。

粗茶淡饭,实在就好!

版权所有 ©2021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