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武夷山下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健身与健脑

张桂辉

健身与健脑,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倘若打比方,身体和大脑,如一武一文,可相辅相成。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战争年代,身体不好,一副病恹恹的模样,哪有精气神投身革命?和平时期,疾病缠身,一个软绵绵的躯体,怎么做好本职工作?从这个角度讲,重视健身很有必要。正因此,时至今日,装饰考究的健身用房,种类繁多的健身器材,五花八门的健身活动,应有尽有,吸人眼球,令人跃跃欲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身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重视、更执着——要时间,有时间,长年累月,坚持不懈;要花钱,便花钱,出手大方,慷慨得很。与之相反,很多人健脑的热情、激情,以及时间、金钱的投入等,难与健身相提并论。相反,厚此薄彼者有之,顾此失彼者亦有之。

脑,由大脑、小脑和脑干三大部分组成,是人体最复杂、最重要的器官。大脑,不仅支配人的一切生命活动,而且是一切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状部分。人的智力、学问和判断力等,均受这两个半球所左右和控制。健脑之重要,由此可见一斑。

近年来,国外悄然兴起一股“健美”大脑的热潮:在美国一些大学里,年轻人开始热衷于旨在提高大脑创造力的培训课;法国部分健身房还特别开设了“健脑课”,帮助学员恢复和增强大脑的功能;英国爱丁堡大学脑医学博士维克斯,经多年研究发明了一套简单易学的“健脑操”,可以使人通过反复训练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提高大脑的记忆力和创造力……

要想人生好,就得多健脑。在国内,不仅有“健脑操”,而且有“健脑丸”。此类“操”和“丸”,对健脑有多大功效,没有仪器监测,只能半信半疑。读书对于健脑,真乃大有裨益,则是确信无疑的。遗憾的是,迄今为止,从党政干部,到企业员工,重视健脑的人,远不如重视健身的人多。

读书有助于健脑。善于读书,如同点燃火炬;积累知识,好比滋补大脑。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谁掌握了丰富的知识,谁就积聚了提升自我的正能量,掌握了开启成功之门的金钥匙。诚然,关起门来读书,获取知识健脑,没有参加娱乐活动、社交活动那样舒心开怀、轻松愉快。殊不知,热爱读书,更新知识,大脑更加强健,技能更加高超,改写人生的概率才会高一些,奉献社会的力量就会大一点。

书,是人类传播知识的重要工具,是蕴含人类智慧的别样结晶。汉代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愚,是相对智而言的。愚者,皮囊一具。不医,糟践人生。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力量转移》一书中写道:“暴力、财富和知识,其中知识最重要……”刘向与托夫勒,一位古人,一个洋人,表述不一,大意相似。医治愚笨也好,获取知识也罢,一条被实践证明了的最佳捷径是——乐于读书,勤于读书,善于读书。

信息时代,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知识客观上较之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更加可贵。说白点,知识就是财富。任何社会成员,要想拥有更大的能量,希望聚集更多的财富,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是——用丰富的专业知识、文化知识,武装头脑,充实大脑。实践证明,补脑健脑的最有效、最实惠之举,就是给大脑输送知识、让大脑吐故纳新。

重健身轻健脑,一年半载,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久而久之,就可能“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这,实在是一大遗憾。读书健脑,有累积与后延两个效应。好书读多了,可以在潜移默化中给大脑“润物无声”的滋养。古人云,学而时习之。读书学习,最为方便,成本低廉。人们倘能在重视健身的同时,多读一些新书、好书,多看一点奇文、美文,对健脑大有裨益。日积月累、久久为功,即便够不上大脑发达,也会丰富知识、点亮人生!

版权所有 ©2021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