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武夷山下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稻埕的孩子

李集彬

孩子们静如处子,动起来却像风一样停不下来。

六月炽热的阳光把稻谷烤成金黄的颜色。大人们把稻禾一大片一大片割伏,田野里打谷机的声音四起,声响一浪高过一浪。女人们挑着一筐筐稻谷跨上田埂,排成长蛇阵势,向村庄进发。稻埕早就打扫得一尘不染,连杂草也清除得干干净净,金黄的稻谷把这个叫古县的村庄所有的稻埕都晒满了。

傍晚的风一吹,稻埕上就飘起新鲜的稻谷香味。学堂里放学的钟声响起,孩子们像开了闸的鱼一样从校门里奔涌而出,冲进村庄土路,蜂拥至稻埕上,在稻埕狭窄的通道上奔跑,不时把放在通道中间的箩筐撞倒。

该扬谷了,大人从地里回来了,来不及喝一口水,就站到高高的木凳上去,举起宽大的簸箕,把嘴巴撮圆,吹响哨子。树梢摇动,风起来了,孩子们收住了奔跑的脚步,不情愿地举着伽箩铲起稻谷,倒进大人手里的簸箕里,稻谷开始纷纷扬扬地飘飞起来。这一刻,孩子们的脚步是收住了,可是心却停不下来,一双眼睛滴溜溜转,刚忙完手里的活儿,这不,就又跑起来了。

扬完谷,太阳落到艾山背后去,露水下来了,稻谷耙起来堆成小山,盖上油纸,稻埕上退潮似的裸露出一大片空地。月亮出来了,给稻埕铺上一层水银。孩子们在虚虚的水银上奔跑,玩一种古老的叫“冲关”的游戏:根据人数划定几道防线,每道防线由一个人守护,冲过一道防线,你就进入另一道防线,被抓住你就输了,冲过最后一道防线算你赢了。不知这是不是远古时期村庄抵御外族入侵军事训练的原始模式,反正那时候孩子们乐此不疲。

稻埕的外围是刚刚收割完的裸露出来的稻田。稻田里起了垄,又种下了地瓜苗子。地瓜苗子活了,伸展起来,到处攀爬,仰着头在风中四处张望。田野里一安静下来,稻埕上就热闹起来了:蛐蛐儿的叫声水一样浮起来。孩子们在水一般清凉的月光里奔跑,疯狂的叫声、欢笑声很快把蛐蛐的叫声淹没了。然而他们的脚步一停下,蛐蛐儿的叫声就又浮起来了。

稻谷终于晒干,收进谷仓,稻埕一时显得宽大无比,孩子们的笑声更加欢畅了。

秋风起了,稻埕上有些微冷,在稻埕上奔跑了一个夏天的孩子们飘忽不定的身影消失了,笑声却从草垛里飘出来:他们把草堆中间掏空,筑成一间一间的草房子,风吹不进去,里面温暖如春。孩子们在草房子里玩捉迷藏游戏,玩累了就在草房子里睡着了,就这样又玩了一个冬季,直到第二年春天小麦扬花。

那时候,在草房子里面蛰伏了一个冬季的孩子们,就离开草房子到田野里去了。

版权所有 ©2021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