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武夷山下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你我共建,生育友好型社会不会遥远

黄云峰

炎热的暑假,是属于孩子们的快乐时光,也给家长带来了普遍的困扰:孩子在家没人看。近日,湖南邵东一企业允许员工带孩子上班,并在厂内设托管所,聘请老师辅导作业,解决了许多双职工家庭的带娃烦恼。对于这一做法,网友们纷纷点赞:“良心企业。”

一个普通企业,因为解决了员工的带娃难题,就得到了网络的广泛关注,不能不承认:带娃真是普罗大众的痛点难点。这一小事的背后,反映出的其实是公众对于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迫切需求。

养娃不易。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感慨:孩子好生不好养。何以如此?与育儿观的变化有很大的关系。改革开放以前,大家家庭经济条件普遍一般,养育孩子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让他们吃饱穿暖。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把孩子拉扯大远远不够,而是要培养成才。

“长大成人”和“长大成才”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对父母的要求却是天差地别。后者意味着,父母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必须提供高质量陪伴,这就需要付出巨大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因此,“鸡娃”成了一山更比一山高的被动游戏。一个“卷”字,道尽了育儿的酸甜苦辣和无奈,也让一路走低的生育意愿雪上加霜。统计显示,2022年我国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是61年来的首次人口负增长。

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是化解广大人民群众育儿难、扭转人口生育率走低现状的治本之道。近年来,各地纷纷建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有效减轻了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比如,大力推动落实“双减”政策,规范引导校外辅导机构合法合规运行,遏制了中小学生被迫“卷”入校外培训的疯狂势头。推动普惠性幼儿园建设,有效缓解了曾经长期困扰人民群众的入园难问题。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为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思难而难不至,忘患而患反生。当前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已经开了个好头,但这项工作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完成的,还有很多细节需要完善。比如,前不久成都某小学一则通知在网上热传,这则通知要求新入学的学生家长必须连续三天到校参加新生入学培训会,不能由爷爷奶奶代替出席。这对于双职工家庭而言,无异于强人所难。对于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而言,危害绝不能小觑。事实上,当前在各行各业,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这一安排的目标指向,正是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如果说政府部门的努力为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立好了框架,那么社会力量的参与,则是把生育友好型社会装扮得温馨舒适的关键。期待全社会一起努力,像湖南邵东这家企业一样,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化解员工育儿难问题,共同为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加油助力。

版权所有 ©2021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