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武夷山下 上一版   
上一篇

闽人智慧在匠心

林 焱

由福建省委宣传部、省委讲师团出品的“闽人智慧”系列人文纪录片《智在匠心》第一季立体诠释了十位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的成就业绩。美轮美奂、精致宏博的画面自然是观众关注的对象,“闽人智慧在匠心”这一富含哲理的主题更能直抵人心、引发深思。

福建的自然环境、社会生活和物产资源的独特条件,催生出诸多精致灵巧的工艺制作和优雅独特的民生物品。这当中,创造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莆田木雕《清明上河图》、传承2000年原始造纸技艺的西山玉纸、全国唯一瓷塑窑口产区的德化瓷作品……十项绝活珍品璀璨夺目,让人印象深刻。

自觉地担当社会责任和文化使命——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匠心,是契合时代精神的自觉,也是闽人智慧中最大的亮点。从小就显露出美术才华的郑春辉接过莆田木雕的传统刻刀,并没有沉溺到可以游刃的商潮中。由于家庭生活的原因,他没上过几天学,而他在分析自己的作品时却说:“我希望在我的作品中,有技法的美、有诗歌的美、有文学的美、有音乐的美。”这是艺术理念的高拔,更是一种使命担当。他意识到要“蹚过欲望,蹚过欺骗,蹚过贪欲”。郑春辉执着于“在作品当中承载更多的甚至有哲学的内容”,而不迷失在孱浅的潮流中。哲学理念和文艺追求启发鼓舞他“永远心怀光明和希望”,表达深邃的国家精神和宏大的历史题材成为其自觉与抱负。“一个创作者,他的最宝贵的一种创造,是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息息相关的”,郑春辉此言表达了一个成功者强大的精神底蕴。看《智在匠心》,感受最深的就是这样的第一人称自述,全部话语均为当事人直接讲述,这是闽人智慧的自然流露和自觉表达。

把握技艺发展潮流、勇于创新是非遗传承人的共同才智。早在明代,法国人就把德化白瓷称作“中国白”(BLANC DE CHINE)。近代德化瓷器在国际上又被誉为“东方艺术”。现代陶瓷工艺界或称为“白建”“建白”。拥有如此高端的声誉,这个工艺项目并没有坐守成规、居名自傲。虽然历来都认为瓷器不可能做成实心的,但德化瓷烧制技艺国家级代表传承人许瑞峰仍孜孜探寻,继续几代人的努力,一次又一次尝试。“我的团队全部都已经是要放弃了。那一段时间我也是很痛苦的……才6年烧的这一件……200多道工序,72道大工序。你的精力,你的财力都投进去了……开启窑炉,你的心血是白费了还是有所得,就在那一瞬间里面,烧坏了你是血本无归的。”这一段讲述,甚至可以称是结结巴巴、断断续续,但编导大胆采用这一非常真切而独特的表达。成就通体实心瓷器制作工艺,创新一项世界工艺史的奇迹,就是怀揣着这样一种既忐忑又勇毅的匠心。

岩骨气韵、历久弥新的武夷茶制作,髹漆与共、薪火相承的磨漆画创作,妆金填彩、盘龙踞虎的漆线雕制作……每一项都饱含着闽人的智慧,凝聚着非遗传承人的创新精神。柘荣剪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袁秀莹以作品《百蝶图》参加“北京首届中华巧女手工艺品大奖赛”,获“中华巧女”称号。同时,以作品《百子图》在第三届国际剪纸艺术节上获终生成就奖。“我是经常坐在这里想入非非的,突然间灵感一来了,我把它作为剪纸给它剪出来。”近百岁的老艺人用“想入非非”来形容自己的创新精神。

坚定历史定位、承续业产骨脉,是从事特殊物产制作需要的坚毅与执着。中华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原始的制作工序,在三明将乐龙栖山的山沟里保留与延续着,这里生产的西山纸是国内外书画界驰慕的珍宝。汉代造纸工艺流程包括切麻、洗涤、浸灰水、蒸煮、舂捣、打浆、抄纸、晒纸、揭纸九道工序,现今我们在“闽人智慧”的“与山为伴、纸寿千年”一期中就能观赏。这项国家级非遗项目竹纸制作技艺传承人刘仰根和妻子坚守着粗陋的生产场所,执守着高尚的信念:“纸寿千年,它就是生命很长的东西。几千年是怎么样做的,我就是怎么做,不去添加任何什么。我就不想把这个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作为一个替代品一样了,损坏了我们几千年下来古法造纸的一个底蕴。”

对“匠”评价有两个常用词:匠心、匠气。一褒一贬。“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最巧妙的用心被称为“匠心”。王夫之有一说:“极镂绘之工,皆匠气也”——呆板烦琐做作的是“匠气”。有些“极镂绘之工”的充满匠气的工艺品或特产技艺,赢得众多受众的称赏。作为大众喜好的生活用品,这也是不可厚非的。而匠心是大智商、高智慧,是大气度、高定位,是响应与表现时代精神、引导与推动社会新潮的力量。《智在匠心》的摄制与播出,产生了相当显著的影响,这也是匠心所营造与唤起的社会文化潮流。我们期待着“闽人智慧”后续作品推出,期待着我省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所包含的匠心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宣传与弘扬。

版权所有 ©2021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