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观点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加快培养更多“护老使者”

黄琳斌

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全国“最缺工”的100个职业中,养老护理员居于健康领域的前列。业内数据显示,我国现有鉴定合格的养老护理员约4万人;按照失能人口照护比1∶3来算,养老护理员缺口可能在千万级别。

当前,养老护理员成为不少独居老人、家庭和养老机构等的刚需,加紧培养合格的养老护理员已成为当务之急。截至去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2.8亿人,占总人口的19.8%;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近2.1亿人,占总人口的14.9%。此外,我国约有1.9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约4000万,老年痴呆患者约1500万。就我省情况而言,预计到2025年,人口老龄化率将达到20%,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然而,“有钱也难找专业的养老护理员”成为不少人在网上的感叹。

养老护理员奇缺,有多方面的因素:主观原因是,一些人认为这个行当属伺候人的活,主要就是帮老人喂饭喂水、上下轮椅等等,没什么技术含量,干起来没有职业荣誉感,没有面子;客观原因是,做这一行收入不高,社会认可度不高,有的老人和家属态度又不好,又苦又累。一名养老护理员告诉记者:“这行留不住人,年轻人干一段时间就走了。考个育婴师或者当月嫂更赚钱,甚至出去送外卖,收入都比这行高。”因此,破解养老护理员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可以从上述两方面入手,重点是加快培养专业、合格的养老护理员,同时提高他们的收入。

事实上,养老护理涉及医疗、营养、保健、老年心理学等多门专业知识,特别是提供对失能、半失能老人的优质护理,更需要护理员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技能、职业道德等基础。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老年人综合素质的提高,对护理的需求已呈现多层次、多样化和专业化的趋势。比如文化程度较高的老年人有具备一定文化水平的护理员陪伴,显然能更好满足其精神慰藉的需求。对养老护理员来说,增强素质和提高收入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专业素质高了,能为老人提供合格甚至较高水平的服务,家政公司、养老机构、老人及其家属等就会乐意提高其收入;收入高了,护理员也有动力接受专业培训,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反过来也是一样的道理。

我省“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提出,培育为老服务人力资源。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紧提升养老护理员的数量和质量,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从事养老护理职业光荣”的共识和氛围。各地需要加大政策供给、制度创新、财政投入力度,加快健全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养老护理员规范化培养、管理、使用、考核等水平,努力将相关规划落到实处,让广大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比如,加力支持职业院校培养养老护理人才,适当提高对养老机构聘用专业养老护理员的补贴,建立健全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制度、表彰制度等,增强护理员的职业归属感、荣誉感。

版权所有 ©2021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