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武夷山下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金粿

□易振环

早稻成熟收成,颗粒归仓,除日常三餐食用外,莆田山区农户常在中元节前夕,用来制作“早米粿”,即金粿。

从一粒稻谷到米浆,存在方式的转换,成就了一种地方特色美食。“初九初十,金水滴滴;十一十二,金粿尝味;十三十四,挑来挑去。”小时候,孩子们总在这首民谣中翘首期盼中元节——农历“七月半”的到来。因为,每逢“七月半”,孩子们就会尝到金粿、薄糕等平日紧缺的食品,得以解馋。毕竟,对孩子们来说,能吃上作为祭拜的主要供品的金粿,是件幸福的事。

“七月半”前四五天,乡下各家各户就开始制作金粿,用于祭祖。

从字面上看,金粿是一种金黄色的食品。那么,这种颜色是怎么来的呢?原来,金粿离不开“金水”。民间用土法制作“金水”:把茶籽、椴木等烧成灰,用开水浇淋后经多次过滤、沉淀,再将上层清澈的滤液倒出,该步骤称为“流金”“落金”。此刻的滤液成了含碱的“金水”。如今,人们图省事,直接购买一些食用碱、食盐,按照一定比例加入清水,即可兑成“金水”。

“金水”备好后,用于浸泡“早米”。浸泡籼米,通常需一个夜晚的时间。次日,主妇们得花一两个小时,把“金水米”用石磨磨成浆。后来,村里有了动力机械磨,磨米浆就变得十分方便。

灶膛起火,主妇将磨好的米浆匀成数次,依次倒入铺好纱巾的蒸笼里蒸制。此时,孩子们会待在灶台旁“看火”,其实是巴望着金粿早点蒸熟。鼎里水烧开后,舀一勺盛满的米浆,均匀地分洒在蒸笼底部的白色纱巾上,并迅速抹平米浆,再上蒸盖。这一动作一结束,灶膛里须添柴,或整理火堆,因为需要较大的火候。大约十五分钟后,待第一层的金粿基本熟透,开始洒第二层米浆。就这样,反复八次,至第九层为止。蒸熟后的“粿”就变成金黄色。揭开蒸盖的一瞬,一股强烈的香味从蒸笼底部冲了上来,弥漫整个厨房,刺激你的鼻腔和味觉,但不能直接吃,太烫了。打开蒸盖,再把整个蒸笼移到门口通风处,让其自然凉下来。冷却后,就把整笼金粿倒扣在洗好的竹匾里,掀去纱巾,再翻过来,即可用细线割成一块块菱形状。

金粿色泽金黄,层次分明、晶莹剔透,又软又糯,清香扑鼻。其切面一层叠着一层,断面清晰可见,故亦称九层粿。如果蒸制功夫不错的话,每层薄厚刚好,富有弹性,味美可口。可以用手逐层撕开吃,碱香扑鼻,饶有趣味。

金粿的食用方法很多,可用炒、煎、炸、煮等多种烹调方法,进行二次加工。吃起来爽口细腻,香甜软糯,富有劲道,还带着籼米的香味。切成块,放至温热,食时可蘸用蜂蜜、白糖或红糖等调制的佐料,别有一番滋味。软软糯糯含有特殊碱味的金粿,裹上一层细砂糖,在嘴里咀嚼“碰撞”,整个口腔满是碱和甜的化学反应,令人回味无穷。

中元节当天,家家户户端上切好的金粿等供品,祭祀先祖并祈福。这一习俗仍在延续,只是做金粿的农户逐渐减少,有的甚至从市场上购买。只是,童年时代的金粿至今难忘,因为它连着老家和逝去的岁月,依然让你眷恋和回味生活的甘苦。

版权所有 ©2021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