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武夷山下 上一版   
上一篇

垄上合桂树

□王雪玉

家门口菜地垄上,分植两株合桂。

一株高三米许,另一株稍矮一截。躯干呈灰褐色,枝丫旁逸斜出;叶柄狭长,椭圆状披针形;叶片黝黑,末梢似锯齿分布米粒般大小的花柱,花序达四十厘米长,可开半年之久;阵风拂过树梢,繁细的花瓣翩然飞离,在半空中打着旋儿,继而绵绵密密、挤挤挨挨着地。

宛然间,垄上下了一场“桂花雨”,清冽幽香在鼻翼间充盈,让人心清神宁!

合桂学名散沫花。母亲和婶嬷们却唤它——合桂花。

少时记忆中,小暑节令,合桂始开。恰逢农历六月十九日,村人请来莆仙戏班演出。午后,婶嬷们三三两两结伴成行,往戏棚前看戏。她们耳垂间或佩戴烤蓝耳环,或流苏式老银耳环,或银鎏金累丝的底子,镶嵌翡翠白的耳钩;有的浓烈,有的素雅,有的明媚;花白鬓间别着时令合桂花,紧迈步伐和着玲珑的耳坠,摇落一路细碎的花瓣,晕开浅浅淡淡的香,颇有些“云鬓金步揺”的意态。

戏棚前,条凳一字排开。婶嬷们比肩而坐,专注戏台上悲欢离合的演绎。看到动情处,时而笑声迭起,时而涕泪沾襟!枯瘦的手顺着耳际,不经意捋捋鬓角的发丝,合桂花瓣纷纷洒落,附在肩膀、腰身,低眉信首间,沧桑几许。

二十多年过去了,看戏的婶嬷们大部分作古。她们的儿媳、女儿亦步入中老年行列,白发薅了几回,终成燎原之势,于是寻思着——该摘合桂叶捣汁染发了……

合桂叶是有记载的最早用来染发的植物剂,不仅对头皮无刺激,且上色效果极佳,婶嬷们对它的染发效果青睐有加,更窃喜的是,经年下来,能省一笔可观的染发费用。

这两株合桂自然成了她们眼中的至爱。立秋,每天登门向母亲讨摘叶片的婶嬷络绎不绝。母亲一副好脾气!不管是谁开口,她都不会拒绝。

垄上两端,合桂树下。婶嬷们分立四围,踮起脚尖,身子向上斜倾,极力攀缘枝条,自上而下捋掉叶片,更有甚者直接折断花枝……顷刻间,两株合桂,叶柄发蔫,花叶稀疏,让人看了心生疼。我和姐姐不禁嗔怪母亲为何不懂拒绝,她反倒撂下一句:乡里乡亲来讨要,不让人摘,说不过去,你姐妹俩担心多余,老叶去,新叶来,量大地位宽!面对母亲的解答,我俩便不好再说什么。

正如母亲所期望那样,两株合桂劫后重生,白露前夕重又葱茏。

中秋夜,月亮在薄如蝉翼的云层中穿行,万丈银光倾泻而下。月至中天,月光拉长合桂树影,秋风掠过,沐雪镀银般朦胧迷幻,让人仿若置身玉鉴琼田,超然忘我。眼前景若泼墨丹青,婆娑曼妙,不禁令人吟哦: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合桂影也!

近几年,鬓边白发赫然,姐姐怂恿我摘取合桂叶捣汁染发,敷发事宜她全包揽。我便动了染发心思,兴致盎然往垄上摘取合桂叶。

立于垄上,眼前这一树青浅,往昔月影桂影投映莹然的情景倏然泅漫心田,顷刻间将我捋叶染发的冲动荡尽……

青丝悲白发,庸人自扰之。念牵过往,青丝缠绕;抬眼前路,白雪纷纭;悲喜俩交集,何惧亦何伤?

只知垄上合桂花开,可缓缓归矣。

版权所有 ©2021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