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武夷山下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炊烟

□李艺群

每当太阳升起或落下,村庄里便会升起炊烟。炊烟的颜色也是千变万化的。灶膛里烧干燥的柴火,炊烟就是清淡的白色;灶膛里烧潮湿的柴草,炊烟就是浓浓的黑色;灶膛里刚起火时,炊烟就是又黑又白的浓烟。

炊烟里藏着秘密,要看懂炊烟,唯有一个日子一个日子认真地过。

早年物资匮乏,身上没有手表,更没有手机,母亲独自在田间劳作,却总能在我们饿了的时候就回家做饭。我们以为母亲有超能力,总能那么及时地知道我们的需求。多次询问,母亲才揭开炊烟里的秘密——目光穿越密密麻麻的庄稼和层层交织的树,回望村庄,如果村庄里只有一两户人家的烟囱冒炊烟,说明那家有客人来,提前做饭招呼客人。如果村庄里家家户户炊烟袅袅,说明已近饭点儿,孩子们该饿了。

黄昏,母亲做饭前,会先把上一顿剩下的饭拌上米糠喂鸡,然后生火做饭。炊烟升起时,鸡刚好吃饱,钻进鸡舍。如果炊烟升起前,还来不及喂鸡,鸡就会满院子乱跑,咕咕觅食,让母亲无法安心做饭。趁着米下锅的空隙,还得抓紧喂猪,不然猪就会一直拱猪圈的门呼唤主人前来投食。黄昏的炊烟像是某种指令,牲畜该回笼了,孩子该回家了。

我们玩的时候,总不忘时不时地看看自家的烟囱,若是烟囱冷寂,那是劳作的母亲还没有回家;若是烟囱飘出淡淡的炊烟,那是母亲刚开始生火做饭;若是炊烟越来越粗壮,那是母亲正麻利地翻炒着锅里的菜。孩子张望自家的烟囱,其实是在寻找母亲的身影。

父亲常年在外工作,家里家外都需要母亲一人扛,为了多干点活,无法早早回家做饭。年少时每每放学归来,走在长长的防洪堤坝上,目光总会情不自禁地锁定自家的烟囱。烟囱哑着,心便会莫名地失落,回家的脚步也慢了下来。偶尔看见自家的烟囱有炊烟升起,心中顿时涌起踏实、温暖的感觉,雀跃着向家跑去。

如今,煤气和电器的普及,让乡村改变了烧柴草做饭的生活方式。住进新房后,告别了炊烟,告别了那烟熏火燎的生活。

婚后,我在另一座城市生活。晚上做梦,梦见的都是和母亲一起拾柴火、耙落叶的情景,母亲做饭,我们不断地往灶膛里添柴火……

恍然间明白,炊烟还应有一个别名,叫母亲。母亲就是那炊烟里藏着的所有秘密。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