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武夷山下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怒放的野菊花

□汪震国

有一句歌词这样写道:“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我不是在人群中,而是在从山林间回来的路边,回头多看了一眼天边升起的晚霞,于是就有了与一丛野菊花的对视。从此,这丛野菊花一直留在记忆深处,久久难以忘怀。

那是一个深秋的傍晚,秋风瑟瑟,寒意阵阵,大地似乎进入了枯寂状态。也就是在这样的氛围里,我看到遍地的枯草中,一丛野菊花正在尽情怒放。它开得是那么醒目、那么热烈,尽管知道寒冬即将到来,仍然是不管不顾、不谦不让,顽强地把花举在头顶。山风带着刺骨的寒意在花上掠过,野菊花瘦弱的身躯忍不住在风中瑟瑟颤抖。但风儿一过,它还是坚持将花举了起来,而且举得更高、更直。

此刻,望着在寒风中摇曳的野菊花,一句歌词又在耳边响起:“山上的野花,为谁开,又为谁败?”过去,我一直觉得无法准确地回答这个问题。可面对这丛怒放的野菊花,我觉得已经找到了答案,山上的野花为自己而开,山上的野花被岁月所败。花开花谢,在自然界再本真不过。张九龄的《感遇》曰:“草木有本心,不求美人折。”很显然,草木要比人更守得住本心。就如眼前这丛野菊花,尽管无人注视、无人喝彩,依然安安静静地绽放,然后安安静静地凋谢。联想到周边许多人并不是按照本心活着,而是过分在意别人的看法,所以活得很憋屈。就如阿兰·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一书中所说:“我们的很多欲望总是与自己真正的需求毫无关系。过多地关注他人(那些在我们的葬礼上不会露面的人)对我们的看法,使我们把自己短暂一生之中最美好的时光破坏殆尽。”

人类常自诩为万物之灵,以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既是人类的傲慢,也是人类的无知。事实早已证明,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并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物种,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则,根本不需要人类额外的赋予。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之所以多姿多彩,就因为我们和眼前的这丛野菊花,还有山林中无数的动植物,都生活在各自平行的世界里。在这个平行的世界里,它们各自都有着自己的美学原则和价值追求,都有着自己的生存意志和生存方式。它们在同其他物种竞争生存的过程中,都显示出各自生命所具有的意义。没有一种物种会像自作多情的人类那样,自以为是地把自己视作大千世界中的主宰。

随着年岁与阅历增长,我已很难被身边的一些事物所感动。但就在那一刻,我被一种强烈的感动所击中。借助最后一点天光,我颤抖着双手,拍下那丛仍在寒风中怒放的野菊花。在朋友圈发送这张照片时,我配上了这样一段话:生命本该如此,尽情怒放,独自美丽,独自芬芳。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