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武夷山下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那座山

□安 方

12月新人 安方,原名翁晓玲,1984年生,福建福清人,小学教师,作品散见于报刊。本文为新作之四。

金峰寨,从方言翻译过来的字,不知道是否有错。周末,特意回家查了查先贤古籍的书,竟然也鲜少有记载。仔细想想,这山名大概是和一段动荡不安的历史有关吧。

有记忆的儿时,那时候山上光秃秃的,没有这么多草木。每年春天,叔辈的人都会登上山峰,以祈求一年里登高望远的好运。那里有石桌子、石凳子之类的,自遗留一派人间烟火气。

后来长大后,每回家,一抬头便望见山峰如盖,一副青松翠霭的模样。我总有一种在时间里逆流而回的遗憾,家家户户一日三餐已经不需要柴火维系了,山终究变得深沉了,树影绰绰,山间杂草缭绕。闲来时,走上那条弯弯的小山路,周围的青草已经及膝高了。山势也渐渐不清朗,脚下小路的方向也成谜,不知道往哪儿,只得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走。据说,山里因草木茂盛也引得不少蛇虫出没。我的步子也不由变轻了,慢了。抬头往山上看,山路逶迤,却是满眼的青葱的陌生,山顶上的谜底终究在历史里泯然成一座山的平凡无奇。山风旖旎,却是耳边的呢喃的细琐,故去的亲人们的叮咛似乎随风四散,与时间渗透了个大概,思念便溢出心口。我有心事,一时没留意脚下的路,差点一脚踩空,滚下山坡,幸好抓着根粗壮树干,免于掉落,毛衣沾了不少草叶和草汁,不免有些沮丧。时机是个真实存在的词语,时机不对便都不对了,譬如我在这草木茂盛的时代欲徒手登山探究一点历史,似梦,又非梦。

时间总封锁了很多消息,离去、重来,在此时,许多事情本不需窥其真相。“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原本,山顶纵然曾有烟火缭绕,也不过是一段时光,甚至一段不被历史所记载的野史,一段消泯于一代人记忆里的人烟往事。

久了,山似乎也遥遥了,更陌生了。静若无声的天空似乎因为几朵从天边飘来的白云而有了沉寂和追忆。山,似乎也有了一丝空寂的禅意。

年少时的光阴随着那些时间里的人封存而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山青了又青,只遗漏一段山体,可见巨岩斑驳,有着瘦石的青白记忆,仿佛不肯从一段消融的时间里老去,只余下一段可窥的方向。

山曾经滋养和庇护了一代代人。如今,山似乎是孤立的存在,杂草从春天肆意蔓延到秋的尽头。村落和山相似相融,又相离相远。抬头仰望上空,天高云淡,一日日复制下来,犹如一道道不断变幻的风景,流转下来,依旧只剩这山头的青翠,了无痕迹。

暮色中的山,有了一丝凝重的沉寂。山风徐徐,光阴悄然拨转,惊了几只晚归的山鸟,丢下几声突兀且绵长的叫声后,一股脑钻进树林中。不多时,人便有了暮归之意。山和暮色的弥合,似有际也无涯,出发了,便无须终点,由此延伸的明天里,青山依旧,白云悠悠。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