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观点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陪诊师不能成“黄牛”马甲

戴先任

《法治日报》近日调查发现,本来为了满足一些特定人群在医院就诊时的陪伴需求而产生的陪诊师,正在悄悄变味儿——一些陪诊师以陪诊之名,行营销之实,倒卖医师就诊号源,扰乱医疗秩序。


现在一些城市名医院越来越大,对外地患者来说就像迷宫,增加了患者看病的难度,老年人更是如此。此外,很多老年人不懂网上预约挂号,子女工作繁忙没有时间陪诊,陪诊师因此应运而生。

陪诊师是个新职业,准入门槛低,缺乏统一专业的管理,导致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规范陪诊服务,做好陪诊服务管理,需要完善相关监管制度,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对陪诊服务进行有效管理,给陪诊师戴上“金箍”,整肃与净化陪诊师队伍,让披着陪诊师外衣的“黄牛党”再也无处遁形,让陪诊师回归本业。

一些大医院陪诊需求日益增长,对医院来说,也要从中认识到自身服务的不足。比如,不能将患者“就医难”的痛点都推给医院陪诊去解决。医院要在优化就诊流程、改善就医体验等方面多下功夫。

既要规范陪诊行业,引导陪诊职业规范发展,也需要医院起到主导作用,持续提升服务质量与诊疗效率,与陪诊行业一起共同解决好患者“看病难”的痛点,让就医变得更有温度。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