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观点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成语街道”更名伤了历史文脉

□汪昌莲

邯郸被称为“中国成语典故之都”。因此,邯郸有不少道路都是以成语典故命名。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7月30日,河北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务局发布了一则《关于对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部分道路进行更名的公告》,将对区域内十多条以成语命名的道路予以更名。根据公告,上述这些“成语街道”更名的原因均为“不易识记道路”。

2022年5月,新修订的《地名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旨在进一步优化地名环境,便利群众生产生活,更好地传承保护地名文化。同时,各地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遏制“大洋怪重”和“任性”命名更名现象,取得了初步成效。然而,河北邯郸将“一言九鼎街”等十多条成语街道,定为“不易识记道路”,并进行更名,显然用力过猛,伤了历史文脉。

事实上,对于城市道路命名行为,不能简单地用对和错来衡量,应根据当地的历史渊源和人文特色而定,不可盲目赞同或质疑。同时,路名不仅具有定位意义,还是承载着记录区域历史、展现城市美学的使命。特别是,道路命名具有“唯一性”。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让邯郸诞生了不少群众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并延伸出众多“成语故事”。如此语境下,河北邯郸将“一言九鼎街”等十多条成语街道更名,显然与“中国成语典故之都”相悖。

可见,城市道路命名,涉及多个层面,除了要算经济账、环境账、民生账等之外,更需算一算文化账。事实上,城市道路命名,不仅体现在实用功能上,更体现在其所表达的情感,所包含的象征意味、心理暗示,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等;而这些,只有在道路命名的选择上,才能得到真实体现。换言之,相对于道路名称的功能性,各自的特色应该是第一位的,道路名称不仅仅是使用,同时也是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成语街道”更名,伤了历史文脉,不可取。城市道路命名,应成为一种地方文化符号。中国当今的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不只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升级的过程,不只是现代化建筑和道路日新月异的过程,而且是历史文化积淀和历史文脉延续的过程,是地方多元文化互动交融、文化内涵和形式不断创新的过程。地方政府在构建地方文化的进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地方政府的合理角色,应该定位于人文精神的发现者和实践者,在道路命名中还原和提升地方文化价值是其基本责任,这样打造出来的道路名称,才能因其特有气质,成为一个地方的重要标志,构成地方文化与精神所在。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