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武夷山下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小岛故事

□庄梅玲

小麦岛是福清江阴半岛东部的一座小岛。从岛上的土壤和礁石的颜色判断,这并不是一座礁岛,也非火山岛,更不是泥沙堆积的平原岛。或许,它原本就是江阴半岛的一部分,只不过是千千万万年前的某一天,东南板块一抖肩,便将它耸立的上半身往外推了推,根部依然紧连着母岛——江阴半岛。

人类涉足小麦岛的文字记录最早可追溯到清代咸丰年间,周边的平潭岛、南日岛等地渔民为躲避战乱、匪乱四处流浪,寻找庇护之所,最终小麦岛接纳了他们。原本荒芜不堪的小岛历经几代人的艰辛垦拓、不断耕耘,早已蜕变成民风淳朴、烟火气息浓厚、风景独具特色的乡村海岛。

时光荏苒,一百多年于人类历史文明不过是零星碎片、沧海一粟,可一代又一代的岛民就如一粒粒麦子,他们认准土壤便顽强扎根,楔进、破土,每一次拔节、每一次抽穗,都如史诗般歌唱,饱满的果实累积,茂密成可抵挡世间风雨的葱葱森林。

小岛不大,俯瞰宛如一朵盛放在瓦蓝绒布上的郁金香,宁静优雅,不失浪漫。

于假日的某个傍晚,我和朋友一起乘坐“小麦渡3号”由小岛西北角的码头登岛。

来不及卸下行李,我们伫立堤坝,不远处夕阳悬挂,撒下橘黄追着波浪。波浪像群孩子,携着柔光一层一层朝着堤岸你追我赶,哗啦哗啦笑着。我们赤脚漫步,海风低吟,舞起秀发,金色光晕包裹,迎面的夕阳红着脸不说话,身后影子慢慢伸长。此刻,时光快也好,慢也罢,都散发着暖暖的色调。

这片不到两公里长的沙滩平直地铺展在小岛的西南处,潮落时裸露出一大片沙质滩涂,不泥泞,可行走、可奔跑。幸运的话,还能在某个水洼逮到贪玩忘返的小鱼小虾。当然,如果聪明的、勇敢的你顺着滩涂上冒着泡的圆孔挖掘,指不定就能收获美味的螃蟹。

沙滩延展到西边便被几座耸立的岩石阻挡,再往北是数百平方的礁石群。话说当年朱熹立于岩石最高处远眺茫茫沧海,感慨之余题刻了“有缘”二字,因此小麦岛便多了一个“有缘岛”的雅称。近两年,小岛极力打造“七夕”主题活动,推广新农村旅游名片,正是借力于这个传说——是为后话。

当然,“有缘”二字随时光洪流早已风化,了无影踪。倒是挺立近岸的成片礁石,任狂风力挽巨浪数以百次千次万次的撞击,却愈发黢黑,愈发的有了个性特征。你看,那每一块石头或立或趴或卧或蜷,似游龙,像伏龟,如海豹戏水,若恶鲨追鱼……各有各的模样,各有各的形态。

顺东方向,蹲着一座小岛现存的唯一山丘,唤为“牛山”。

“牛山”不高也不陡,山脊处种了二三十株两米多高的相思树,除此就剩杂草,以及蔓延草丛之间的狗娃花。

狗娃花,名字满含着乡野气息,它归属草本菊科,三四十厘米高,淡紫花瓣舒展成伞房状,心蕊闪烁的嫩黄,如初升的太阳。能够在海风里夹杂盐咸味的小岛上织成一大片一大片,开出颇有几分姿色的花朵,足见其耐寒耐旱耐贫瘠的纯良秉性。加之其花根捣碎外敷可消疮肿,疗蛇咬伤,不由得令人肃然,不得不高看这小花儿几分。

小岛虽然不大,闲庭漫步一圈,两个多小时也就悄无声息地从指缝溜过。

在海上讨生活的小麦岛人果敢、勤劳,而且睿智。且不说小小的岛屿已经走出清华、复旦、哈工大等名校高才生,单说龙须菜以及磹紫菜的培育技术,在福建省也是遥遥领先。

陆地面积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小麦岛,名不见经传,却不失为一本大部头的书籍,引人品读启悟。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岛民们于时光寂静处,依靠自身力量,挖掘本土资源,精致一日三餐。在倡导旅游开发的热潮之下,小岛依然如漫上“牛山”的狗娃花和蛰伏于海岸边的礁石一般,不喧闹、不盲从,除了引经据典,畅想“有缘”之外,更多的是保留小岛最原始的风貌,将自身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从近年来不断慕名而来的游客便可知,小麦岛的坚持是正确的:走生态发展路径,带游客体验渔家之乐趣、体悟大海之辽阔。在这里,我们远了红尘阡陌,别了无端挂牵,悲伤惆怅随风去,碎梦亦在阵阵涛声中回归最初的宁静。我想,这也正是日后得闲,计划着再次前来小住几天的最直接理由。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