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带反差流量属性的“学术”和“酒吧”的联姻,看似突兀,但却是时代发展中的一种文化现象。任何一种社会现象的出现,都会对应社会特定群体的心理诉求。“学术”本身的严肃性让人望而生畏,而当“学术”走进酒吧的朦胧灯影中,无疑拉近了与人的距离,让原本高高在上的学术变得可触可感,这本身就是文化输出的底层逻辑。同时,学术酒吧还具有现实生活中的社交属性,能让更多浸淫其间的青年找到志同道合者,学术酒吧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城市受到青年一代的推崇,不足为怪!
在为学术酒吧叫好和点赞的同时,如何让学术酒吧成为城市学术输出的品牌,发挥出以文化人的效应,也是需要理性看待的问题。
无论是文学、茶艺还是物理学、建筑学,学术酒吧的内核当然是学术,这就需要输出的学术经得起审视,经得起考量,具有一定的价值,笔者建议更多的高校教师、社会上文化工作者能走进“酒吧”传经送宝,让公众在得到情绪价值的同时收获到学术价值和理性判断价值。商家更应认识到这一营销模式本身的底层逻辑,在环境、氛围上营造出参与、包容、共享的公共空间的基础上,也可以在许可的条件下通过短视频等形式在网络上呈现,打造一个更加宽广的传播和交流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