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第07版:观点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现场快评

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

□邱赵胤

随着人工智能关键技术持续突破,多样化应用场景不断涌现。前不久,知名男装品牌柒牌在厦门举办“柒牌AI生活好帮手”全球发布会。笔者在现场看到,企业借助算法深入分析用户特征、风格偏好,提供不同的应用场景解决方案,满足了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智能化需求。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人工智能赋能传统产业的应用案例不胜枚举。它凭借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如同一股汹涌的浪潮席卷了各领域。比如,在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医生通过手柄摇杆远程操作机器人完成复杂的心脏手术。再如,在同安区华润啤酒厦门喜力工厂,从原材料的严格筛选,到酿造过程中各类参数的精准把控,再到灌装环节的高效自动化作业,智能化技术贯穿整个生产流程。

观察这些探索实践不难发现,各行各业借助人工智能,有效弥补原有生产模式、管理方式和服务手段等短板,既让生产效率实现质的飞跃,更将品质保障提升到新高度。柒牌董事长洪肇设表示,人工智能从个性化推荐到供应链管理,已渗透到设计、生产和销售各环节,因企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才是新的解题思路和正确方向。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医生说,人工智能应用有望缩短年轻医生对高难度手术的学习曲线,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当然也要看到,数智化升级并非坦途。从技术研发方面看,企业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而研发周期长、风险高,短期可能难有回报。另外,人才培养以及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都不容忽视。

面对风险与挑战,必须从政策措施、安全保障、人才培养等方面入手,放大产业链完善、需求规模大、产业配套全和应用场景多等优势,发挥人工智能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引擎的作用,为各行业各领域注入发展驱动力。

政策是基础保障。应当充分发挥资金扶持、税收优惠、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政策引导作用,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场景应用、产业生态的一体化布局,营造鼓励千行百业与技术融合发展的良好环境。特别要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紧密结合,为各行业各领域的智转升级提供新动能。

安全是发展的根本。要完善人工智能技术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潜在风险的研判和防范,引导技术朝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增进人民福祉的方向发展。同时建立健全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确保数据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发挥价值。

人才是创新基石。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加强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建立同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发展趋势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在产学研深度融合中加速技术创新与应用落地,力争在细分领域与垂类应用实现赶超。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