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观点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导师公布学生就业去向承载许多期待

□潘抒捷

最近,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教授吕震宙走红网络。她在学校官网的教师个人主页上,以列表的形式公布了自己所带研究生的姓名、毕业年份和就业去向。表格显示,吕震宙教授自2003年以来共指导45名博士研究生和54名硕士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绝大部分在国企和高校就业。其中,已经有多名博士研究生评上教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则多数前往科研单位工作。

其实,教育部门从去年起就建立了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登记制度,并把它当成学校为应届学生办理离校手续的一个必要环节。按照相关要求,高校必须指导毕业生做好离校前去向信息自主登记,离校后提供查验服务。每年毕业季,不少学校也会主动公布本校就业率等。但这些信息往往比较模糊,比如笼统公布升学、就业、考公务员、创业等几个类别以及相应的人数与比例,只有部分优秀学生才会展示被哪家用人单位聘用等信息。

相比之下,吕震宙教授的就业情况表不仅有学生的详细信息、具体去向,还实时更新并且标注完全统计。也就是说,这张表格并非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光荣榜”,而是一份完整呈现所有学生就业情况的客观记录。每一名学生看起来发展前景都不错,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当下,更加难能可贵。难怪不少网友评论:“导师们,卷起来。”

导师公布学生就业去向,底气在于指导亲力亲为。当前,一些高校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教师的职称与论文、研究成果深度关联。现实中,一些导师以科研任务重为由,指导在读研究生的时间和频率偏少,常把他们交由课题组青年教师指导,有的学生甚至与导师见上一面都很不容易。吕震宙教授则在教师个人主页上公开表示:“本人名下研究生的指导将全程亲力亲为。”她既严肃承诺,也如此践行,对教学亲力亲为、对学生关怀备至,多次获评“本科教学最满意教师”“十佳优秀研究生导师”“陕西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等,赢得了学子喜爱和社会认可。

虽然不唯论文、项目,但吕震宙教授的科研成果同样成就斐然。她从教30年,主持国家级纵向项目10余项,学术创新成果在国内国际知名期刊发表,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说明,只要用心和努力,教学与科研并非不能两全。

吕震宙教授出圈,承载了公众很多期待,期待每一名导师都能像她一样,认认真真地指导学生,真真切切地为学生着想。这种愿望是真实的,这种声音应该被听见。当然,我们需要更多的“吕震宙”,也需要健全教师考核评价与人才培养等机制,更好地激发广大教师悉心育人的内生动力。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