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育价值观及其时代意义

□石中英

教育价值观问题既是一个重大的教育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教育实践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发表了大量重要的教育论述,其中就包括至关重要的教育价值观论述。系统、完整、准确地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育价值观论述,对于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为谁培养人”“为谁办教育”的教育价值观问题。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上说,“为谁培养人”“为谁办教育”是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更为前提性、根本性的问题。明确提出这两个问题,充分凸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价值观的高度重视。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甚至一所学校、一位教师,如果在“为谁办教育”“为谁培养人”这样的教育价值观问题上缺乏思考或思考不清楚,那么也就不能很好地回答和解决“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以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其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明确的教育价值观主张。“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回答了“为谁培养人”的重大问题;“以人民为中心”回答了“为谁办教育”的重大问题;“立德树人”提供了评价教育工作好坏的根本价值尺度;“‘四为’服务”表述了新时代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这四方面主张是辩证统一、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教育的价值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教育事业发展出发点和价值归属;“立德树人”是一切教育工作的核心价值;“‘四为’服务”,则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价值取向。四者综合起来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性、独特性和优越性。

第三,习近平总书记辩证论述了教育个体价值与教育社会价值的统一。教育史上,关于教育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常常陷入二元对立的形而上学论争当中。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体与社会、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观点,对教育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性给予深刻论述,多次明确教导广大青少年,要把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紧密结合起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绽放自己的青春光彩。

最后,习近平总书记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和各级各类教育的价值观都进行了大量的论述,形成了比较全面的教育价值观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将“劳动教育”纳入全面发展教育内涵中去,并对各育的价值以及它们之间的整体性进行了科学阐述。针对各级各类教育,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此外,习近平总书记对特殊教育、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家庭教育等的价值也都有具体论述,强调这些教育类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持续进步等方面不可或缺的作用。

(作者系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