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观点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屏山时评

为弥合数字鸿沟贡献更多福建力量

□潘抒捷

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日前在福州圆满闭幕。峰会期间,展馆内外,机器人、云计算、元宇宙、人工智能等元素闪亮呈现。今年,恰逢我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30周年,网络、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

“越过长城,走向世界。”1987年,在北京车道沟10号院的一栋小楼里,中国向世界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这封邮件如同一个终将实现的预言,揭开了一个联通世界的未来。7年后,我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成为第77个国家。

历经30年发展,数字生活正在成为重要生活场景。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去年底,我国互联网网民已经达到10.9亿,逐步从“触网”走到“用网”再走向“享网”。但不可否认,数字化浪潮也带来了诸多问题。

数字鸿沟是最大的问题。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以及一些生活在相对贫困地区的人,因为不会或者不能上网而遭遇生活不便,如办事缴费难、看病挂号买药难、打车难、购买火车票机票难等。

事实上,数字鸿沟还包括数字素养高低,存在于其他领域——比如网络安全问题,许多人都经历过大数据“杀熟”,另外因个人隐私泄露而遭遇网络诈骗等事件也时有耳闻;网络成瘾问题,继游戏之后,购物、社交、刷短视频等过度依赖网络的行为越来越常见;信息茧房问题,互联网存在海量信息,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的到来,更加考验辨别真伪的能力。

解决相关问题,在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可以看到许多企业在为之努力。尽管放眼全国,福建互联网企业还称不上大体量,但其中也不乏它们的身影。

看教育领域,总部位于福州的网龙,通过出售智能手机服务平台91无线和收购全球在线教育巨头普罗米休斯这两起买卖,找到了新机会、新业务。这家闽企把数字教育资源、工具、平台与普罗米休斯的教育硬件产品和软件技术相融合,成功探出一条“教育出海”的路径,目前业务已覆盖全球192个国家和地区,触达200余万间教室,惠及超1.5亿用户。此后,宣布海外教育业务完成分拆并于美国纽约证交所上市,打造成面向全球教育市场的软件即服务公司,彰显加速扩张“AI+教育”的决心。值得一提的是,企业先后给全国多个贫困县捐助实验室硬件设施,并在云贵川等地捐赠数字教育产品及账号,开放免费教育资源。

看医疗与养老领域,在大模型浪潮下,厦门云知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针对医生录入电子病历占用大量时间等痛点,依托自主研发的山海大模型,用强大的理解和生成能力推出门诊病历生成系统,节省医生问诊时间15%,成为医疗领域基于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生动案例。同处厦门的狄耐克物联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则结合当前市场养老需求,逐步将智慧医疗产品线延伸至居家养老。

弥合数字鸿沟,期待在更多领域看到更多闽籍互联网企业贡献福建力量。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