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第05版:用好理论“富矿” 彰显思想伟力 “敏言”系列文章创作创新座谈会发言摘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敏言”:高质量评论的福建样本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舒

“敏言”立足新时代新征程,紧扣一个“敏”字,从选题、立论、功能、表达等方面着手,形成了鲜明的特色,成为福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言论品牌。“敏言”可谓文如其名,其特色可以用四个“敏”来概括。

第一,“敏言”是敏锐的。“敏言”创作团队既敏锐把握时代脉搏,找准新闻报道主题,也敏锐挖掘在地经验,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福建的重要论述,总结福建发展的经验与规律。从现实中来,“敏言”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关注新征程中的“蓝色动能”、把握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融中的“新质生产力”;到历史中去,“敏言”挖掘融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所提出的“弱鸟先飞”“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等重要理念。在现实与历史的对话中,“敏言”引导群众理解党的创新理论的一脉相承、与时俱进。

第二,“敏言”是敏慧的。敏慧体现在其对复杂问题的深刻认识和体现于其中的严密逻辑。“敏言”系列文章善于从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的统一中,实现从个性到共性的凝练、从现象到理论的升华。科学理论与鲜明观点的结合、严密论证逻辑和翔实论证依据的叠加,大大提升了阐释党的创新理论的纵深感,增强了理论评论文章的思想性。

第三,“敏言”是敏行的。“敏言”以敏行的态度,推动理论和实践的对接,倡导在实践中不断总结规律、提炼理论,又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形成一个动态的、互动的过程,进而不断将党的创新理论化作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实践力量。如《以拼的姿态、抢的劲头啃下发展“硬骨头”》《新质生产力,看“数字”如何赋能》等文章,在知与行的统一中为理论的生发与阐释提供新启示,为改革发展实践向前推进提供科学有力的指导。

第四,“敏言”是敏捷的。“敏言”以严谨朴实、清新灵动的文风实现观点的敏捷触达,为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如今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到福建考察后,“敏言”迅速推出《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怎么牵》,以融合生动的故事化叙事增强可读性、扎实的数据化解读增强客观性,文情并茂地阐释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宏大命题,为党的创新理论赋能高质量发展赢得了广泛认同。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