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媒体时代众声喧哗中,如何让党的创新理论直抵人心?在纷繁复杂的“舆论广场”,如何打造引领导向的“舆论主场”?面对这样的时代命题、现实难题,“敏言”作出了有益探索。
首先,“敏言”的破圈在于思想定力。福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敏言”,文如其名,以敏锐视角洞见时代,以精当语言解析思想,可贵之处在于始终秉持思想定力,在深学中笃行,在创作中创新。比如“四下基层”系列,人民至上、问题导向、脚步向下……每个题目都一目了然,深入解析了贯穿新思想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细读“敏言”,能透过福建读懂中国,生动展现了新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全媒体时代渠道可以改变、形式可以创新,但思想的核心竞争力不会改变,主流媒体守正守的就是思想之正、价值之正。
其二,“敏言”的扩圈在于话语创新。它开门见山,直截了当,行文简洁,深入浅出。细读“敏言”文章,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朴实的文风。比如在说调查研究的时候,用了一些生动的句子,“调查研究不是走秀,而是走心,不是一阵风,而是四季雨”,言简意赅、观点鲜明、印象深刻。其实,理论评论就是一种说服,语言平实的话语、鲜活的故事呈现出来的逻辑张力和语言活力,让广大受众能看得懂、易接受、能理解、有共鸣。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靠的不是声音大、调门高,而是要切实改进文风,少一些说教,多一些真情,逐步拓展“共识范围”,让大能量澎湃正能量。
第三,“敏言”的扩圈在于融合创新。“敏言”创立之初,福建日报社就顺应信息化趋势,强化互联网思维,每篇文章都是在《福建日报》头版首发后,以图文形式重新排版,转化为融媒体产品,进行二次传播。矩阵式传播,拓展了传播方式,增强了价值输出,更符合传播规律、更契合现实脉动,进一步放大了品牌优势。面对智能时代的新挑战,主流媒体要积极求变、主动应变,巩固内容优势,拓展平台优势,提升传播优势,让更多优质内容被读到、被看到、被听到,构筑新舆论场上的“主流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