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商业网站与自媒体影响越来越大,党媒要通过改革创新与转型,不断提升自身影响力,以迎接各种挑战。
近几年,纸媒领域实施了一系列举措,包括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增强“四力”等,旨在推动纸媒的改革创新与转型。特别是转文风,这不仅仅是文字表达的调整,更重要的是体例与形式的创新。而“敏言”就是这股潮流中的优秀代表与成功案例,亦是《福建日报》一年多来奋力改文风的重要成果之一,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是创新体例与形式,创建新的表达构架,让理论更好地服务舆论。党媒的重要作用就是为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为党的理论、方针、政策服务。对此,“敏言”以理论为骨架、新闻为血肉,把观点融入命题中,通过深挖福建的理论与实践“富矿”,以高站位、小切口、大视野,对如何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进行了有益探索。“敏言”既发出理论声音,又服务人民群众;既拓展了理论的边界,也提供了新的视角,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其二是创新文风,适应新时代的传播需求。“敏言”勇于突破传统,糅合了理论、评论和通讯等体裁的写法,形成鲜明的文风:文字不深,道理不浅。尤其是其模块化的写作模式,既巧妙融入碎片化的信息元素,又确保了整篇文章的条理清晰与逻辑连贯,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与传播力。
其三是“开门办报”,集中优势资源打造拳头品牌。好文风基础在于深与实,好评论关键在于新与活。近年来,《福建日报》积极践行“开门办报”理念,汇聚优势资源,精心打造品牌栏目。在此背景下,“敏言”成功培育了一批理论水平高、熟悉省情民情、接地气的创作团队,他们立足福建,充分发挥福建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这一独特优势,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力求在思考上站位高,在观察上接地气,从更多元、更宽阔的视野来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因此文章更有生机和灵气,有效提高了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