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第05版:用好理论“富矿” 彰显思想伟力 “敏言”系列文章创作创新座谈会发言摘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主流媒体需创新新闻评论手段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窦锋昌

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到本世纪的第一个10年,是传统媒体发展比较快速的时期。到了今天,如果说人人都是评论员,是非常符合时代特点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党报党刊、主流媒体,怎么样做好评论,其实大家都在探讨。而我认为“敏言”最大的成功之处,一方面,是对选题的把握,围绕关系福建长治久安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探讨,牢牢抓住了中心工作;另一方面,是通俗化的表达,怎么样去表达、怎么样进行评论,在“敏言”里呈现出非常好的实践效果。从一个更加广泛的意义上来讲,怎么样做好评论,在报纸里进一步发挥言论的功能,我认为可以有这几个努力方向。

第一是选题的进一步丰富,“敏言”找选题的视野还可以更加开拓,比如,在重大的热点新闻发生的时候,旗帜鲜明表明主流媒体的立场。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够没有主流媒体的声音,否则网上的流言蜚语就会占据舆论场。另外,还要更多围绕民生热点发声,通过这样的选题策划,吸引更多普通读者的关注。

第二是表达方式的进一步梳理。以文字为主的表达方式,特别适合高屋建瓴的重大主题式的评论。在一些其他的选择方面,比如社会热点新闻或者是民生选题方面,可以采用一些视频化的表达方式。比如,河南电视台就推出了一些有特点的评论员,在几分钟的短时间内,来阐明一个观点、一个想法,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特别是在新媒体上运用这种表达方式,甚至可以超越文字效果。

第三是与读者的进一步互动,或者说是加强与读者的联系,还可以酌情采用读者来稿,以此丰富“敏言”稿件来源。浙江宣传做大做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特别重视跟读者的互动,让读者有一种主人翁的精神,进而不断扩大和读者的双向交流。同时,应赋予主创人员一个比较宽松的氛围,鼓励他们创新创造,能够让他们大胆地发出自己的声音。比如,浙江宣传的主创人员不少都是年轻人,特别需要组织的关怀,让他们能够轻装上阵。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