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第07版:观点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屏山时评

蝇贪蚁腐害如虎

□田禾

动校园餐盘的“歪脑筋”、对住房保障“下黑手”、把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当作谋私利的“自留地”……近期,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联合摄制的四集电视专题片《反腐为了人民》陆续播出。在第一集《惩治蝇贪蚁腐》中,纪检监察机关聚焦一个个具体问题亮剑,让群众从典型案件查办惩治中感受清风正气就在身边。

相比于“老虎”,“苍蝇”“蚂蚁”职位不高、权力较小,但其危害具有直接性与长期性,同样不容小觑。简而言之,蝇贪蚁腐往往发生在群众身边、大多集中于民生领域,同时常以贪污侵占、截留挪用、虚报冒领、吃拿卡要、雁过拔毛等相对隐蔽的形式出现,不仅易发、多发,而且相对顽固、容易反复。

“蚂蚁”虽小,可致堤溃;“苍蝇”成群,其害如虎。以专题片中的典型案件为例,小小的一个学校后勤主任,就从为校园供餐的企业拿了23万余元的回扣;县级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收受贿赂,致使当地诸多农田水利设施成为摆设;工业园区管委会下辖的招商合作局局长,竟可以把8套公租房分配给自家亲戚。这些发生在教育、“三农”、住房保障等民生领域的蝇贪蚁腐,直接损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侵蚀的是基层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基层连着民心。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对于蝇贪蚁腐,既要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依法惩治,更要切实解决好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才能有效维护党和政府形象。从节目看,这些令人震怒的贪腐案例,都有比较妥善的后续处置。比如,整治后校园餐费还是12元,但饭菜的品类更多、质量更好,而且确保每一分钱都能“吃”进学生嘴里;高标准农田改造名副其实后,以前没人要的土地越来越紧俏,农民都愿意种了。

不过,值得深思的是,“贪官把个人收款码贴在办事大厅”的做法如此拙劣,为何未能及时发现?“从校园餐里1毛钱1毛钱贪了23万元”的把戏,又怎么能够持续长达9年时间?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在一些地方、某些领域,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管理办法和预防机制,及时修补制度漏洞,让“苍蝇”“蚂蚁”不敢伸手也不能伸手。

保持经常性监督,是行之有效的预防办法。各地应当健全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相衔接的长效机制,并开设便捷高效的网络举报平台,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其中;同时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时监测以及分析基层权力运行情况,提高监督精准度和时效性。此外,还要从正风肃纪等方面入手加强针对性培训,让每一名基层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把廉洁奉公当成行为准则。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