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第07版:观点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读懂过境免签政策放宽优化的深意

□刘文恺

日前,福建省文旅厅等部门联合出台《福建省促进入境旅游高质量发展 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的若干措施》,旨在借助过境免签政策的东风吸引更多海外游客来闽,展现福建形象,发展文旅经济。

受益于免签政策,越来越多的外国旅客涌入中国旅游。据报道,去年1月至11月,外国人入境中国超过2900万人次,其中有1700万人次通过免签政策入境,同比增长123.3%。另外,国家移民管理局的数据显示,去年三季度外国人入境人数创自2014年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新高。

免签政策,不仅完善了签证手续与对外服务的机制设计,突破了国际交流的障碍,改变了许多人对中国的偏见。由于免签的停留时间长,允许跨区域旅游,外国游客数量及其中国游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很大提升。与此前不同,众多来华旅客不仅被古老神秘的中华文明所吸引,还为中国所取得的现代化成就所震撼,比如庞大的城市高楼建筑群、便利的基础设施、便捷的移动支付系统以及无人机和机器人的应用。此外,城市里安全的街区、诱人的美食与热情好客的市民,也给外国游客留下了难以忘怀的美好印象。不少人发出这样的感叹:“在中国才能看到未来。”

免签政策实施后,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通过旅游,亲眼见识真实的中国,有助于他们打破原有的刻板印象。长期以来,西方媒体在其镜头中与笔尖下,常常把中国“妖魔化”,并通过报纸、电视与网络的传播和影响,在一些普通民众心中形成扭曲的印象。如今,在免签旅游的影响下,这些扭曲的印象势必渐渐回归正常。更重要的是,在国际传播领域,来自外国游客的声音,可以把中国故事、中国声音传播得更广、更远。增长至千万级的外国旅客,是自媒体时代自带流量的传播者。由于大多数来华旅行的游客给予中国积极评价,他们成为“全面、真实、立体”中国形象的塑造者,通过口耳相传以及海外自媒体频道,自然而然地构建起中国故事在全球的“微传播”系统,形成国际传播体系的“毛细血管”,让世界真正读懂中国。

唯有开放,才能让世界认识真实的中国。在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免签政策彰显了中国的自信。当下,有的国家叫嚣脱钩断链,筑起小院高墙,而中国选择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近段时间,中国已同26个国家达成全面免签,先后对法国、德国等38国单方面免签,对54国实行过境免签,同157个国家和地区缔结互免签证协定。随着福州长乐国际机场、泉州晋江国际机场、南平武夷山国际机场、厦门高崎国际机场与厦门海港口岸(客运)等成为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口岸,福建理当抓住机遇,发挥独特优势,作出应有贡献。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