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观点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屏山时评

莫让“指豚为鱼”的闹剧再次上演

潘抒捷

日前,第三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集中通报一批典型案例,其中包括鄱阳湖保护修复不力、生态环境问题多发等。据报道,督察组暗查时看到一头江豚被困在一片油污中,当地工作人员却说“它只是条大青鱼”,后又改口道“是黑鱼或者水獭”,不得不承认事实后还辩称“这只是小概率事件”。

这则新闻之所以迅速引发舆论广泛关注,是因为当地一些罔顾事实的做法,颇具讽刺意味。当着督察组成员的面,在铁一般的事实前,工作人员的第一反应竟是拒不承认,在矢口否认不成后又抵赖狡辩,令人大跌眼镜。网络上点赞最多的一条评论,就是一名网友所调侃的:古有“指鹿为马”,今有“指豚为鱼”。

然而,调侃之后,更多的是沉重。作为全球唯一的江豚淡水亚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江豚是长江现存唯一的鲸豚类,也被称作长江生态的“活化石”和“水中大熊猫”。它们的生存状况尚且如此,其他鱼类又是如何,可想而知。某种程度上说,“指豚为鱼”事件被督察组选为典型案例并公开发布,恰恰说明相关情况并非所谓的小概率事件,而是具有相当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鄱阳湖被誉为长江江豚“最后的堡垒”,却发生了“指豚为鱼”的事件,令人唏嘘。据悉,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当地某码头建设工程违规进行疏浚作业,疏浚船只两次发生漏油事故,建设单位未采取应急处置措施。这里应特别指出的是,这家建设单位隶属于当地一家省属国企,相关项目也是地方标杆工程的重点项目。这或许也是放任油污污染周边湖面的深层原因之一。

督察组暗查发现的这一事件,如同一面镜子,照出了当下环保工作中所凸显的深层问题以及症结所在。表面上看,某些工作人员满口谎言,把试图掩盖事实表现得淋漓尽致;实质上,失职不作为的背后反映出的不仅是个人的认知偏差,还有一些地方畸形的发展思维和扭曲的政绩观。说到底,就是没有正确认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只追求眼前利益,忽视了对生态的长远保护。往重的说,不仅会干扰环境治理成效,长此以往,甚至还会腐蚀一方的政治生态。

当然,这起环保督察典型案例曝光之后也有可能发挥另一面作用。比如,发挥环保督察制度监督、问责作用,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并尽快恢复当地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同时,跳出个案的窠臼,在更大范围内及时发现纠治一些地方、部门及人员生态意识淡薄的问题,牢固树立生态红线就是底线的理念,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唯有把生态环境保护做在实处、落在实处,才能避免“指豚为鱼”的闹剧再次上演。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