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观点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多想些让学生爱锻炼的办法

黄齐超

近日,多所高校相继呼吁学生诚信跑步,引发社会关注。南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发现部分学生利用外挂软件假跑、骑车代跑、找人替跑等,用作弊行为应付锻炼要求。


眼下,一些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高,身体素质堪忧,以至于被贴上了“脆皮”的标签。学校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出台措施鼓励锻炼;特别是针对作弊行为,在跑步App后台开启行为不规范检测系统,一旦发现作弊行为按照学校规定严肃处理,值得肯定。

然而,对于跑步作弊,一味地呼吁诚信、严厉惩戒,可能无法根除问题。简单地说,跑步虽然是适宜度较高的有氧锻炼,但并非人人喜欢这种方式。如果学校仅用跑步来衡量评价学生锻炼状况,未免单调枯燥。可以说,强制性的体育锻炼,生搬硬套的考核,枯燥无味的锻炼方式,只会让学生提不起兴致,进而想方设法作弊。

就此而言,高校推动学生积极锻炼,不能一味地定额并强制打卡,也不能以跑步作为锻炼的唯一衡量标准,而应因人而异,丰富锻炼方式,完善评价机制,补充激励措施,引导学生乐于锻炼,进而改变被动敷衍的态度,让每个人都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锻炼。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