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观点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用标准织密电池安全防护网

木须虫

最近,《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新国标颁布,定于11月1日正式实施。新国标对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安全质量监管提供技术依据。其中,高镍体系三元锂电池很难通过测试,今后将难以应用在电动自行车领域。


电动自行车自燃事故时有发生,原因虽多种多样,但基本与电池有关。此次,国家层面制定电动自行车电池安全技术规范,特别是针对电池使用中可能出现过热过载问题提出规范,有助于进一步织密电动自行车安全防护网。这个标准的突出亮点,除了强调电池自身的安全可靠性之外,更强调了电池使用安全防护的可靠性。通俗地说,就是不让电动自行车电池使用“裸奔”,通过有效的技术防范,对电池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隐患,防患于未“燃”。

当然,标准的生命在于执行。电动自行车的安全问题很大程度也是经济问题。产品有关标准越高,意味着生产成本就越高,价格也就越贵。因此,细化完善各种标准只是安全管理的第一步,更关键还要赋予标准强制性,将它作为产品合格的唯一标准,以及市场准入的安全凭证,提高电池在市场的应用安全门槛,倒逼电池与电动自行车生产响应新的技术标准。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